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和中国地大物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大地上多处奇景在交通日益发达,信息传播日益迅捷的今天,更是引来了无数外国游客前来参观。他们是大自然的巧夺天工的艺术品的同时,也在灿烂的中国文化背景下,被赋予特殊的意义。说到这里,首当其冲就得提到黄山了。
黄山作为我们小队的目的地,当然不是随意为之。黄山旅游业日益兴盛,游客络绎不绝。这有益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但是,万事万物皆有其两面性,在这些光鲜照人成绩的背后,危机却在悄然蔓延。
最浮于表面的问题,我想应该就是每日过剩的客流量。就那本次小队所选择的出游时间——八月,黄山的游客可以说是人山人海,当然这在经济上能极大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它对生态的影响,因为生态环境是有其承载量的。
其二,由过剩的客流量,导致黄山上每天的生活垃圾是极其庞大,依靠人工处理垃圾并且想要达到一个完全清理的程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人们生活的废水废弃物很多都会被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自驾游的旅客越来越多,噪音污染,尾气污染等这些现代化污染问题已经成为非常显著的问题。
其三,在黄山风景区内为了方便游客观赏日出,景区内会提供住宿的地方,而只要有人住宿,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水资源了。在山上,水资源是很稀缺的。山里的自然资源理所应当成为第一选择,我们正常利用自然资源并不为过,但是如此巨大的客流量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就可见一斑了。这才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部分。有使用,当然免不了要排放。黄山之险让这些废水只能排到山里。这样一来一去,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伤害可想而知。
而我们所指出的这些问题只是黄山旅游业日益兴盛背后所显出问题的冰山一角。
那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我想,首先离不开政府的强制性。限制客流量,限制旅游设施的无止境建设是当下最直接的方式。 主要还是要坚持贯彻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观念。
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可见一斑。其所拥有的文化底蕴更是不言而喻。黄山不仅是一座美丽的自然之山,还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经济固然重要。但是可持续发展才是长久之计。如何在传统文化缺失的今天发挥黄山的作用,值得我们思考,如何长治久安的发挥其作用,也许才是真正值得我们讨论的话题。





文章作者:柳慨然 图片作者:柳慨然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