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暑期社会实践第一天

发布时间:2015-09-06

来源单位:新闻与传播学院

       为期两个月的暑假拉开了帷幕,同时也是我们“新媒体环境下杭州出租车生存及发展改革状况”调研团队战斗的开始。7月13日,新媒体环境下杭州出租车生存及发展改革状况调研团队的首发6人小分队展开了自己的实践调研活动。早上10点,小组组员们在学校生活区门口集合,准备“奔赴”学校所在的江干区的出租车综合服务区与出租车师傅们面对面,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真诚聆听司机师傅们心声,深入了解各种打车软件盛行下司机师傅们的生存现状。小组成员们在收获了真实准确的调查数据的同时,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该课题的调研必要性,提升了自身实践调研能力,加强了关注社会的意识。

听您说说心里话,沟通零距离

       到达杭州出租车综合服务区的时候,正值出租车司机们的午餐时间,有很多师傅前前后后来此吃饭,休息和大伙儿谈天说地。组员们进入餐厅后,随机向司机师傅们发放问卷,并且一对一的和他们就问卷的问题沟通交流。“有一个女司机阿姨特别愿意答这个问卷,当我说出主题是打车软件和出租车司机生存现状时,她一口答应,对这个题目很感兴趣,她渴望向我们倾诉。”小组成员说。为了表达对司机师傅们的配合的感谢,小组成员特地准备了酸奶发给他们,这些司机师傅,大多离家数载,还有的刚刚20出头,每日的工作量大于12小时且常年无休,他们大多数因为打车软件的介入工资下降,事业陷入困顿……组员认真聆听每一位司机师傅的倾诉,切实了解在打车软件这种新媒体的流行下,出租车行业的困境和出租车司机的辛酸。

你们的辛苦,我们都记在心里

      在采访的过程以及发放问卷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们遇到的司机师傅或温和健谈,或激进热血,调研小组成员冯洁和李逐原在发问卷时就遇到了几位位激进的师傅,他情绪激动,或拍桌子或对着记者大声控诉,“这些软件就是坑人的!”,痛斥着专车进入市场给他们带来的弊端,“出租车公司份子钱太高,现在专车又来抢我们的活儿,很难拉到客。”,“罢工,罢工!”回校后冯洁一直将一句话挂在嘴边,“真的交流了你才能知道,他们真的很辛苦,很心酸。”还有一位师傅在组员阐明来意后如是说:“我不做,做了也没有用,我不相信政府了,也不相信媒体…”,uber私家车加盟以及滴滴、快的专车的加入,抢占了出租车司机们原有的市场,使原本就辛苦的出租车行业现如今被压榨的更加严重,这些话,让我们看到了司机师傅身上巨大而无形的压力和深切而无处诉说的无奈。

       “我们不介意您的拒绝,只怕听不到您的心声。”组员们虽然在采访和问卷的过程中会常常碰壁,但是不会忘记做这个选题的初衷,“我们一定要好好做,哪怕只给他们的现状带来一点点改变。”队长单晓语在谈及采访感想时如是说。

司机师傅们,在此请接受我们诚挚的谢意,再向你们道一声:“辛苦了!”。

万事开头难,明天再出发!

       在调研开始前,成员们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工作就持续了一个月之久。从收集资料、研讨课题,到编制、修改调查问卷,调研小组付出了许多心血和汗水。然而当组员们在第一天的实践中真的接触到了出租车司机群体之后,便发现了问卷中的一些漏洞:比如问题不够接地气,司机师傅不容易理解导致时间浪费,还有问题重复损失了效率,以及部分问题的缺乏针对性、指向性不明等。当晚组长单晓语便召开了例会,采用了“头脑风暴”的讨论形式。每个成员结合自己对打车软件的认识和当下关于出租车的社会时事热点,以及此行业的全国范围内的研究现状,各抒己见,提出自己认为合适的问题,再一起甄选定夺,完成了问卷的优化。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实践中出现了问题,我们只要精诚合作定能克服困难,小组成员们在一天的奔波中也体会到了难以言喻的收获的喜悦。

       另外,7.13日当天小组也运用问卷调查网站问卷星实现同步网络调研。现在,实地调研工作拉开序幕,小组成员接下来每天都会将当日收回的问卷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得出准确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