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的小学期没有熬过夜,没有为了一个选题、一个措辞跟小组成员发生矛盾,那么我相信你的小学期一定是不完整的!当然,每个人对自己的小学期都有自己的感受。”9月10日下午一点半,在浙江传媒学院2015小学期优秀实践作品汇报及表彰大会上,主持人焦俊波老师在汇报展示开始前用这样的话总结了新闻与传播学院近四百个实践小组的小学期实践生活。
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灵革教授说:“这次的2015小学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学校将原先的实践周改为了小学期,实践时间比以往长,我们学院在这次的小学期中涉及范围广、投入量大、取得的成果丰硕,全院大一到大四,十九个班八百多人都参与了小学期。”
经过前期优秀作品的评选,当天有三部优秀作品到现场进行展示汇报。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王渊明,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文冰、党总支书记张玉良、副院长李灵革、黄鸣刚、党总支副书记曾真参与了本次汇报及表彰大会。“我们的小学期注重与专业的结合,注重与时代社会的结合。”副院长李灵革这样说。
三部优秀作品分别来自大二、大三、大四这三个年级,所涉猎和展示内容各有亮点。大二与大四的主题分别为社会调查和深度报道,大三的形式相比之下更具多样化,像“天地人”主题DV摄影、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数据新闻以及华尔街日报体。
即便是遭人拒绝 我们也要坚持
14广播电视新闻(2)班的程欣然小组,在进行《下沙大学生安全调查》的调查时,需要手工到下沙五所高校中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在发放过程中虽屡遭拒绝,但是小组成员们还是克服困难,坚持了下去,最终小组凭借构思缜密的问卷以及客观科学的调查结果完成了小学期的实践。
一个小小的措辞我们也要认真对待
来自13新闻班的陈一晗小组,在小学期中成功运营了为学校师生提供便捷服务的微信公众号——浙传方便面,在成果汇报中,无不凸显着认真与细致。虽然微信公众号在运营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大到联系与采访人物,小到文章的措辞与标题,但是小组成员丝毫不马虎,甚至会与指导教师翻来覆去地争论,这种认真与执着的精神,最终使他们成功运营了“浙传方便面”每日阅读量最多达到了650次。
直面校园问题 不回避不退缩
《高校代课深度调查》来自12广播电视新闻(1)班的林震洋小组,该小组的选题直击现在各高校所面临的代课问题,在调查短片中小组成员深度调查了现在各高校所存在的代课问题,从问题出现的原因,到学生、老师甚至中介人等各方的意见收集以及最后的提出的建议都做了详细地说明。林震洋说:“虽然这次我们收获了很多,但是我们也暴露了许多缺点,比如我们有些画面的曝光以及收声没有处理好。”
在所有的近四百件作品中,14广电新闻(2)班程欣然小组的《下沙大学生安全调查》、13新闻班陈一晗小组的微信公众号——浙传方便面以及12广播电视新闻(1)班的林震洋小组的《高校代课深度调查》获得了一等奖,随后又颁发了二等奖、三等奖以及鼓励奖,其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小组除了获得荣誉证书以外还领取到了奖金。
2015的小学期告一段落,在这期间同学们虽然留下了汗水,但是提高了自己知识和实践能力,当然也暴露了自己的一些缺点。
在大会最后,焦俊波老师说道:“小学期到底是什么?我个人认为,首先,他是一个检验我们所学知识综合的一个检验过程,第二,他是一个学习的补充,会让同学们接触到自己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像13级同学的数据新闻,第三点,这是一次尝试,现在业界的变化是非常快的,我们的新闻教育很难跟上它的步伐,所以希望小学期是一次尝试。在座的各位新闻学院的孩子们,加油!”
文章作者:李星靓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