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文化之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凤鸣大讲堂开讲

发布时间:2016-03-22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3月22日晚6时30分许,由桐乡市人民政府和浙江传媒学院主办,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党工委、管委会以及设计艺术学院承办的文化之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凤鸣大讲堂在行政楼报告厅开讲。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陈凌广出席讲座并担任主持人。“浙江省高校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创新团队成员”之一,“中国美院文化遗产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兼工艺美术师的王其全教授担任主讲。

       讲座伊始,王其全就给大家展示了“化”字的小篆字体。他指出,两人倒立称为“化”,文化是一种变化着的非物质的形态。他从字体之美,引申到文化之美,将整个讲座的节奏带入了“文化”这一主题之中。
       在讲座期间,他提出了“文化四维”这样一个抽象的名字。文化四维分为文化之名、文化之实、文化之用、文化之义这四个方面。他首先用两句话梳理了文化与知识、文化与文明这两个很容易混淆的概念。——“一个人乱讲脏话,你能说他没有文化,但他不一定没有知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算起中华文化,只能讲三千年。”

       “要让非遗发出中国的声音,让文化站到国际上去pk。”引用习近平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以文化发展为主题的会议上所讲的这话更进一步阐述了文化和非遗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除此,王其全又通过自己走访台湾的经历说明对非遗来说,创新是最高境界的继承,而不是简单地否定这一论点,并用“一个体系,四个途径,五个融入”来指出非遗研究一定要在高度、深度和广度上进行研究才会出效果。

      在讲座接近尾声的时候,他在现场展示了湖州市德清县后坞村文化礼堂的宣传片,这是如今浙江省的文化建设一个良好的缩影。
       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结束了,来自图书馆的叶馆长还就我校引进非遗课堂,传授竹编、蓝印花布等技术和非遗传承的问题与王其全进行了讨论。王其全指出:“目前,省内对这些文化项目都是支持的,但是对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要明确我们要教什么,以及如何与传承人沟通。我认为之前嘉兴市的办法很好,可以让传承人口述技艺,再进行实录。”
       最后,来自设计艺术学院的陈凌广副院长,还给所有参加讲座的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如果有同学对文化和非遗有所关注,可以从这次讲座中发掘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为自己小学期的调研课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