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声音的艺术

发布时间:2016-04-28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428日下午1点半,影视配音作品创作及专业教学研讨会在浙江传媒学院下沙校区行政楼5楼会议室召开。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戚姚云教授主持会议,全国25所高校及5家媒体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并交流心得体会。我校副校长杨荣耀、科研处副处长朱旭光、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倪琦珺同其他师生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我校副校长杨荣耀在致辞中对各高校老师和媒体界朋友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由我校发起承办的“声优大赛”是中国国际动漫节的重要活动之一,近年来在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在不断提高。研讨会是中国国际动漫节和声优大赛的重要议程,本次会议将围绕影视配音的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展开讨论。他希望通过这次思维的碰撞能够在各高校间擦出火花,为影视配音人才的培养方式献计献策,促进影视配音的蓬勃发展。

 我校科研处副处长朱旭光向大家介绍了学校协同创新的情况。他指出我校协同创新中心在2014年获批了省级中心,并命名为“媒体传播优化”。并说明中心在建设时“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协同任务为驱动,以积极创新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归属。”四句话为原则。朱处长表示如果有对媒体传播优化有兴趣的专家学者,他希望能够与我们共同开展研究,并通过这一渠道促进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主题发言中,各学校及媒体行业代表从不同角度交流了心得体会,并结合实际工作畅谈了认识和看法。

 我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倪琦珺就浙传配音专业办学情况做了发言。首先,她表示我校在培养方案方面,十分注重教学体系的优化设置,为培养宽口径人才奠定基础。其次,我校不仅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学,同时注重创新创业体系的丰富完善,实现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

 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生导师姚国强教授就电影票房与声音的重要性做了发言。他指出目前国际上知名的声音环境研发公司已经开发出了多种可应用于影院环音的空间声和环境声,极大的促进了电影录音技术的发展进程,因此从这个高科技发展角度来探讨,声音对于电影票房的高速发展做了极大的贡献,声音艺术在电影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成为吸引电影院观众的重要因素。

 中国传媒大学阎亮副教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影视配音理论发展的不足、校企合作的困境以及“互联网+”时代背景和全球化国际视野下的新机遇三个方面做了主题发言。他认为当下影视配音创作理论还不完善,训练体系也还不够完整。随后他指出我们应当看到校企和“互联网+”给我们提供的新的学习方式、学习工具和作业方式,并应将其运用到人才培养中。

 上海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王涛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向大家讲述了当前影视配音界的现状。他指出当代社会影视配音界可谓是百花齐放,而影视配音对广播电视、电影艺术的发展不仅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于二者具有非凡的意义,因此培养优秀的影视配音人才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著名配音导演滕奎鑫结合自己工作室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此次声优大赛选手们的情况向各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他指出在比赛中有些同学依旧停留在过去的那种配音模式,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配音的风格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因此各高校应当与不同类型的配音工作室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以便于掌握影视配音界的不同情况,培养出的学生也应当掌握新型的配音模式和风格,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听了院校代表及业界代表的发言,与会的教师代表们进行了圆桌交流,就发言中所提到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讨论,并在讨论中结束了此次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