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困惑的几大来源之一,同时,危机事件的开端也有不少源于人际冲突。就此,我校举办《友谊的小船怎能说翻就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艺术》心理讲座,为同学们打开心灵之窗。
本次心理讲座的主讲人是浙江大学心理辅导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浙江工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叶立军老师。叶老师关注团体心理辅导、演讲口才、成功心理训练、神经症的治疗、企业心理培训等。参加过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培训、中德模式精神分析培训、高阶团体心理辅导培训、家庭系统排列工作坊、催眠培训、箱庭疗法、古典心理剧等。曾在三级甲等医院从事心理卫生工作,组建并主持多个非官方心理互助组织。
叶老师在一开始为大家讲述了萧伯纳“苹果交换”的故事,旨在告诉同学们朋友交往不应注重物质交换,而应注重思想交换。交流思想的好处,远远超过物质上的交往,交流思想也是一种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得到了自己需要的,同时还帮助了别人。
故事娓娓道来,同学们也逐渐被这场讲座吸引。叶老师的讲座可分为“人际关系解析”、“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常见误区”、“人际交往的目的”、“人际沟通四原则”等五个板块,详细剖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常见问题和对策。
“人生就是一连串的关系,有什么样的朋友就有什么样的你。”叶老师说,大学生应该注意自己的社交圈子,把握好与别人交往的尺度,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叶老师还让在场的同学对坐在自己旁边的人说一句“坐在你的旁边我很开心,我希望我们今后能够成为好朋友”,以这样简短的话语化解有些陌生同学之间的陌生感,这是本次讲座的第一个小高潮。
我们的生活当中少不了与父母之间的相处,假如父母说的话你不愿意听怎么办?对于这个困扰着大部分同学的常见性问题,有的同学说跟父母交流时寻找新的话题,有的同学则表示他们会反驳父母,而叶老师根据中国传统的“孝顺之道”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法,他说“孝顺”重在“顺从”,我们与父母之间难免有代沟,但因为他们是生养我们的长辈,我们应该聆听他们的意见,但可以适当的地根据实际情况加入自己的想法,有一句话叫做“听他说,不听他话”便是这个道理。
在讲座过程中,叶老师经常将自己在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比如他每天都会给自己的妻子一个拥抱并说一句暖心的话,尽管这只是很平常的小事,却让他们的夫妻关系更加和谐。此外,人际交往要秉承“尊重、自尊、诚信、欣赏”的沟通原则,与人交往时,以对方为中心,注意对方的神色变化,找到你们共同的话题,有助于更好地沟通和交流。讲座之中,还有一位来自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同学为大家朗诵了诗歌《见或不见》,收获了台下同学们的阵阵掌声,通过她的朗诵,同学们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人际交往的目的。
讲座结束后,记者采访到叶老师,他说“大学生现在遇到的最多的心理问题不是感情问题,而是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中最多的问题是寝室关系问题,因为现在很多的同学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没有经历过集体生活,所以在相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那么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关注到每个人的差异,学生自身也应该学会反省,学会面对问题,不要去逃避,用积极的方式去解决,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大学这个微型社会里,人际交往愈发重要,经过叶老师为时90分钟的讲座,让同学们对人际交往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吸取叶老师讲座的精华,应用于自己的人际交往当中,跳好交际舞,让友谊的小船永不翻船。
文章作者:李鑫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