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将爱心进行到底

发布时间:2014-11-20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11月18日,体育馆前,身穿红色志愿者服的同学,粘贴着宣传海报的一排排画架,向路人挥手招呼的小黄人,以及来来往往驻足停留在摊子前的热心同学,汇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是由浙江传媒学院新媒体学院携手浙江省血液中心开展的感恩月关爱白血病儿童无偿献血及募捐活动,活动为期10天。而在11月28号晚上,在由新媒体学院承办的十佳歌手暨慈善晚会上,学院将把近十天募捐的每一笔款项亲手送到白血病儿童家长的手中。

       “每天捐出一元钱,十天就只是一餐的费用。100个人只需省下一餐,就能让一个白血病儿童多欣赏一天这个世界的花开花落。”也许每天往盒子里投一个硬币对于高昂的治疗费用是杯水车薪,微不足道的,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这个人口大国,如果每个人有意识地做出一点小小的举动,将爱心进行到底,都有可能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

爱在浙传,心系患者

       上周末,新媒体学院分团委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及党校培训的一部分志愿者一同来到了杭州市区小营街道宣传这一献血募捐活动。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杭州市民对募捐活动及爱心献血的关注都表现得较为活跃,积极配合填写问卷调查,当天自愿无偿献血的人也较多。即使一些市民因为当下身体不适而没能参与这次献血活动,他们也大多填了预报名表,随时准备为注入新鲜血液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在18号当天,募捐活动以一种崭新的方式来到了浙江传媒学院,主办方会在体育馆前分发爱心小纸盒,呼吁大家坚持每天投一元钱,十天后,他们将回收爱心纸盒,并在慈善晚会上将募捐款项全部递交到患病儿童的家长手中。同时,晚会现场也会展示4年以来新媒体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慈善公益活动中的成果。记者从此次活动的负责人——青年志愿者协会部长处了解到,这是新媒体学院在一直以来坚持开展的系列公益活动,他们会通过不同的形式为白血病儿童筹集资金,为他们的家庭缓解一定的经济压力。

直击现场,温暖聚焦

       活动现场,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到这一公益活动中来,自愿献血的,慷慨解囊募捐的,一切井然有序进行中。据采访,募捐活动使用的爱心纸盒子都是学院志愿者在前一个晚上连夜赶制出来的,宣传板上孩子们的照片是去年六一儿童节学院参与志愿者活动拍摄的,后来也曾在杭州地铁站和人民大会堂展出。爱心墙上是同学们写下的对白血病儿童的祝福,一字一句间,将爱传递。

       现场采访中,一名志愿者表示,社会上热心人士还是很多的,希望这些孩子们要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为父母的一线希望,也为自己,坚强地活下去。另外,来自信管二班的一位同学表示,活动吸引她的是活动上的创新,学校最近也开展了各种慈善活动,比如由青梅承办的荧光“马迷”公益跑。她对二者的形式并没有特别偏好哪一种,反而更关注募捐活动的效果。

我们等你,将爱传递

       据统计,当今我国的白血病患者中,儿童白血病患者占了接近半数,对这一病症高发率的原因,医学界至今没有定论。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每一个白血病患儿身后,都是一部家庭的灾难史,高昂的化疗费用和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折磨,让整个家庭几乎滑向痛苦深渊。

       这些孩子的生活中,没有郊外的新鲜空气和洒在肩上的阳光和煦,更多的只是病房里空气弥漫着呛鼻的消毒水味道。他们随时可能因为血小板的未及时输入而受到生命威胁,手上的PICC置管被用来减少他们反复穿刺的痛苦,注射盐水是他们每天必须的治疗,但照片中的孩子们似乎忘记了疼痛,更多的是用笑脸勇敢面对。对他们来说,“每一份鲜血,都是生命的礼物”。也许我们一个小小的的举动,就能为他们创造多一个欣赏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奇迹。

       画家梵高有这么一句话:“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我们都深知自己力量微渺,都感慨生命之于人的不公平,但存在便是意义。这个寒冷冬季,让我们将爱传递,融化生命因不公而冻结的冰,将爱心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