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的下午,文化创意学院创意月子活动——创意大讲堂为所有有着电视制作梦想与憧憬的同学请来了《奔跑吧!兄弟》的制作团队。浙江卫视首席导演兼资深编剧陈旻老师和《奔跑吧,兄弟》商务统筹沈旸老师来到我校桐乡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为同学们解答我们关于电视节目制作的疑惑。
《奔跑吧!兄弟》中的七位MC在拍摄过程中究竟是个什么状态?他们的形象如此鲜明独特,究竟是天成还是加工?每期的嘉宾究竟是如何选择的?出现意外状况时拍摄应该如何继续?应该如何合理处理突发事件?

关于摄制流程的每一个问题,我们都得到了两位老师的认真回答。首先,两位老师都明确地表示:《奔跑吧!兄弟》是一个真人秀节目,真实鲜活是对于这个节目中MC的要求。所以所有我们看到的邓超的搞怪、李晨的忠实、陈赫的卖萌等等特性,都是演员的性格使然,不是节目组的刻意要求和安排。每一期的《奔跑吧!兄弟》都需要往返相当多的场地,进行相当多的任务,再加上快节奏高强度的拍摄节奏,这无疑是对于MC体力的挑战。所以为了给观众呈现最好的面貌,七位MC相当的努力和坚持,这一点就让人觉得相当了不起。当然,为了配合每期节目不同的主题,节目组也会邀请适当的嘉宾。选择的标准是该位嘉宾的形象个性是否能和MC以及主题契合,甚至能发生化学反应。节目无法一帆风顺,所以在剧本编写时,节目组就会预先考虑到场地取消、天气不适等因素,做出备选方案来保证节目拍摄的进行。

当然这样的制作也离不开道具的支持,而赞助、广告冠名、广告植入等方面的收入可以保证《奔跑吧!兄弟》的高质量制作。在《奔跑吧!兄弟》中,我们不难看到类似于安慕希、苏宁易购等植入广告的身影,但是这也丝毫没有减少节目本身的趣味性。
陈旻老师和沈旸老师虽然看上去都很年轻,但是他们都是相当有经验的制作人。对于同学们五花八门的提问,也十分有耐心地去解答。同学们对于《奔跑吧!兄弟》的幕后制作过程也是相当有兴趣,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直到主持人出来请求大家把问题一个一个分开问,才缓解了一拥而上的局面。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世间的一切精品,都是要吸收许许多多人的付出与努力。《奔跑吧!兄弟》这样一档老少通吃、妇孺皆宜的大型综艺类节目,这样一个带给无数人欢笑和感动、泪水与思考的节目,这样一个掌声与质疑齐飞,但愈演愈亮、一枝独秀的节目,在它的背后,也有着这样那样的心血积攒,汗水淋漓。
我们喜欢看《奔跑吧!兄弟》,更希望有一天能够自己加入其中,成为巨大发光体中的一点星光。所以通过这一次的讲座,希望大家能从中收获到制作节目的流程诀窍,更要汲取到《奔跑吧!兄弟》制作组对于他们所制作节目的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所以付出,所以美好。
文章作者:陈佳玲 图片作者:杨静雯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