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到了年关,一个永恒的话题“毕业”便久久萦绕在我们耳边。2016届电视艺术学院摄影系毕业作品展映(一)一月七号在小剧场成功举行,这次展映分为下午与晚上两个场次共展映了六部作品。此次展映是首次在学校小剧场举办,同时增加了红毯仪式,让作品的主创们体验了一次明星的待遇。

温情红毯,尽显风采
这次毕业作品展映与以往最具不同的是增加了开幕式的红毯仪式,以往的毕业作品展映通常选择在图书馆举办,学习交流的意味更多一些,而首次由校外组织承办的展映选择在了小剧场举行,而且增加了众多电影节必不可少的环节——开幕式红毯仪式。这样的仪式让每一个拥有电影梦想的毕业生们都过了一把“明星瘾”,这也将激励摄影系的学子们更加坚定地选择电影之路。在即将离开的母校里当一次“毯星”,给自己的大学四年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简短深刻,人性思考
由于时间的限制,本次展映只有六部影片参展,很多的作品依然在加紧制作中。在这六部放映的影片中以短片为主,其中有两部短片最为出彩,获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刺撸爆》用幽默诙谐的镜头语言和演员传神的表演引得现场观众笑声连连。该片在喜剧的画面背后也暗含了对时下社会一些现状的讽刺。《庇护所》作为下午场的压轴作品,在其制作水准与剧情创作方面都值得称赞,一些片段也拍出了“大片”的感觉。有很多观众表示这是他们看过的最精彩的毕业作品,可以说是一部成功的短片。本片的导演、主创也与观众进行了长达三十分钟的交流后结束了下午的放映。

易逝青春,心酸和弦
本次展映的夜场只有一部影片,但这一部影片就足以撑起一片天,一百二十分钟的《和弦》也创造了近几年来学生作品最长时长的的记录。单从时间来看,由于学生创作影作品具有种种的局限性,拍摄长片是一件及其艰苦,需要耐力的毅力的事情,所以能拍摄出一百二十分钟的影片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和突破。虽然本次播发的影片版本有些技术上的不完善,但是片中真实的青春故事和狂热追求的情感依然能让观众感同身受,梁世庆老师作为本片的指导老师也表示被片中故事和情绪所感染。他们用青春去铸造电影,也用电影谱写青春。

本次所展映的六部作品都别具风格,各有千秋,不论别人的看法如何,这都是摄影系学子对自己大学四年的一个交代。每个人都尽力去拍摄,每部作品都用心去雕琢。为了这样的执着和梦想,也值得我们为他们鼓掌。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记者 吕子豪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