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光影 旧时光】光阴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4-02-28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20岁的我们踏进大学之窗,青春与生活继续蓬勃如潮水般涌动。可当我们回首,20岁,已经消耗了1/5个世纪的我们,却发现,身后的旧时光正在慢慢慢慢堆积。当我们马不停蹄追赶朝阳之际,是否能留下那么一刻,在光影的世界中,放缓前行的脚步,回首那时间的灰烬。

第一片灰烬:台湾《光阴的故事》

50,60,70,80年代,四段式的故事结构是四位不同的导演各自书写的对于不同年代的光阴故事。

50年代的童年记忆中浑浊地交织着单纯与孤独。童年可以是成群的伙伴与游戏,迷人的兴趣与梦想,亦可以是恼人的成人世界与现实,无尽的黑暗与孤独。

60年代的少年记忆中,青春之歌已经朦胧唱响,身心的逐渐成熟使他们头脑中的懵懂被成熟所代替。

70年代的青年记忆,现实的压力已逐渐逼近,可梦想的力量依然支撑着他们想青春致敬。

80年代的中年记忆,已加入了普通人的繁琐平常的生活,偶然的意外却促使他们反抗着现实。

可无论那一段记忆,如今都已成了回不去的旧时光。

第二片灰烬:台湾《童年往事》

又是台湾的旧事,又是长镜头,又是童年追忆,又是侯孝贤。

86年的这部影片,一如侯孝贤的温情风格,以自传体的方式娓娓道来了内战后的一代人移居台湾后的生活往事,以客观,写实的生活镜头向我们展现了阿孝一家的悲喜人生。从一家艰难却知足的生活到父亲的离开,孩子的成长与叛逆,母亲和祖母的生命完结,这是一段光阴会在每个人的生命中写下的故事,我们感受着它所带来的一次又一次的结束与开始,它像一首无奈又悲凉的生命之歌,让我们了解到了我们于命运之下的纤弱与无用。也许,正如王家卫所说,当我们无法再拥有的时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第三片灰烬:大陆《小武》

90年代的转型中国,经济如蛟龙般迅速腾飞,社会面貌也在人们毫无准备之际转变,在这转变之中,造成的问题,被忽视的人群,却没有人顾及。

经济腾飞,贫富差距,思想层次的逐渐拉大,也拉开了社会中每一个人的距离,时代的逼迫与压力造就了小武等边缘人物的抛弃与自我放逐。影片中的主流思想与价值观,压抑着小武,被压迫得麻木,木讷的他唯有在独自一人的放声歌唱中才获得了一丝丝的幸福。

如今的我们依然处于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的变革,转型时期,回顾90年代的旧时光,也许能令我们看清现实的生活。

第四片灰烬:日本《东京物语》

随着岁月的流逝,子女都将远离自己的父母组成自己的家庭,人们的命运将不断如此循环往复,这便是生活强加给我们的定律。

成长中的子女永远在不停地随着成长向前走,留下一片片时间的灰烬。而父母则因衰老而不断地紧随子女之后,为子女拾起一片片旧时光,直到父母走不动的那天,子女们才会回过头拿过父母手中的旧时光,亦或许,他们就这样永远不回头地走了下去,将父母抛弃在后。

我只求,当我们成为了走在后面的人之后,不要忘记曾经走在我们之后的父母。

电影是一个造梦、留住旧时光的魔法杖,无数的电影记录了时光的流逝,留下了时光的痕迹,却又最完整、完美地保存了我们的记忆。每个人的记忆都是一部最完整的生命电影,留住旧时光,让我们沉醉在电影的幻影之中。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桐乡分社记者 吴鑫霞 编辑者:唐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