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艺术评论家罗伯特·休斯曾说“人们将他们的历史、欲望和梦想铭记在他们所创造的影像里。”人生中最美丽、最纯真值得人留恋的时光莫过于青春,电影青涩日记就是取材于青春时的懵懂加上少年看似灰暗的经历和背景,为我们描绘出青春里一抹纯真温暖的永恒光景,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功之处得益于电影中细节的运用。
细节体现在镜头和色调的对比反差上,正如故事中的一对主人公一样,成绩优异的女孩和叛逆颓废的男孩理应没有什么交集,但他们却在青春里相遇相识相知,影片中多为暗调,少年脸上的阴郁、家庭里的争吵和他内心的落寞在昏暗影调的衬托下更显悲郁,但故事中多次他与女孩一起奔跑的镜头清新明亮,富有生机的绿色植物叶片正如他们年轻美丽的生命季节,伴着悠扬的背景音乐,女孩的马尾轻扬,那对手拉手前行的背影成了影片中最为温暖的存在,这本是一段黑暗的叛逆史,却因有了这温馨的镜头让人浮想联翩,似乎回到了那个令人害羞脸红懵懂无知的初一。
细节的成功运用还体现在人物的语言上,故事里少年那句“我的妈妈永远都在埋怨···”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揭露了当代家庭教育的一种问题,孩子的成长需要鼓励和温暖,而这两点故事中的男主人公都不具备,自由父母实质离异,使他一直活在童年的温馨眷恋中,母亲为了躲避现实只知道打麻将,在那样一个需要鼓励和疏导的年纪伴随男孩的却只有无尽的责骂和拳脚相加,这让男孩这一可气的叛逆形象更多了几分可怜,也与她与女主角相处时的轻松愉快,阳光上进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而更突出了这段青涩的感情带给他的温暖与美好。
影片中道具的运用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细节,男主角在许多人眼里并不是一个好孩子甚至不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关爱和同情,但导演独具匠心的用了一个道具使剧中人物更加丰满,使剧情更加起伏,也展示出男主角脆弱可怜的一面,使这一形象发生了本质性变化,那就是父亲在陪他过最后一个生日时送给他的手表。这个手表代表着令他眷恋的童年里父亲满满的爱和温馨的承诺,也是他心里最柔软最受伤的角落,虽然这块手表是父亲很久以前送的,但他却视如生命,一直戴在手上,对于他来说,这是他努力想要守护的最珍贵的东西,当它落入同学之手时,是女主角帮他找回,这意味着女主角对他的守护和关心也推动着剧情进一步发展,女孩和他一起面对心理的创伤给予他阳光和关爱···从而使片子主题更加明了!
这部剧通过以上细节为我们成功勾勒了青涩记忆里的美好和温馨,多年后,无论是故事中的主人公还是故事外的观影者,都会因想起那清新懵懂的回忆而会心一笑,巩俐曾说“能打动人心的作品就是一部好作品”,虽然片子的部分方面不够完美,例如影片结尾的设置太过主旋律化,艺术镜头的运用不够成熟,但从主题上看,他确实带给我们关于美丽的青涩那年的无边回忆和向往,从这一点看,它确为一部打动人心的优秀作品!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桐乡分社记者 宋慧娟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