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一个得了臆想症的女人——浅析《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发布时间:2014-09-30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看到过坚强的女人,却从没有看到过像松子一样为了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变的一无是处的女人。在《被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一直在做梦,一个现实生活中像狗一样的女人整日坐着蝴蝶蜕变般的梦。好久没有看到过这种很让人别扭和难受但又不得不让人从心底里觉得敬佩的电影了,之前看武学怪才徐浩峰的电影《倭寇的踪迹》时才有这种感觉,当然这两部电影无法放到同一水平线上去比较,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却都是那么让人难受和那么让人无比敬佩。

有很多人说松子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但却同样是幸福的一生,因为她一直抱有着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面对一次又一次地巨大的人生挫折,松子依然没有放弃,而是再不断地寻找着新的幸福目标,并且不停地在为幸福的愿望而努力着。这种分析没错,很明显这确实是作者想要通过松子的一生来表达的,但我认为还有更深层次的一种观点,那就是:松子是一条下贱的狗。我没有丝毫想要贬低松子的意思,我只是再也找不到一个比“下贱”更能够形容我所看到的松子的词。松子是很坚强、很乐观,但这种坚强和乐观却是靠自己一次次地下跪换来的,一次次地向他人乞求所换来的。也许作者是因为担心观众会看不惯这种下跪的、乞讨似的乐观与坚强,于是便用花里胡哨的视觉效果去将观众领向另外的道路,这才有了那么美好、绚烂的生活幻想。

对松子来说,那些绚丽的幻想,就是她生活下去的动力。

整部电影中与松子的生活有过交集的人有很多,很少对她笑的父亲、很是依赖她的妹妹,占他便宜的教导主任,牙会发光的男老师,两个性格迥异的作家,骗他钱的流氓,做AV演员的小惠,温柔现实的理发师,还有叛逆不羁的龙洋一,每一个人与松子的故事是相对独立,又是环环相扣的,如果没有前一个人物的铺垫,便不会有之后松子合理的行为与情感,可以说,这些各色各样的男人女人各自代表着一种对自己而言较为成熟的生活态度,而与松子的结合却使得松子变得不伦不类,所以,让松子之所以这么下贱的,不是她自己,反而是他所爱过的人们。

在大部分的日本电影里,总能看到日本人心中的那种谦逊,这种谦逊往往通过主人公与亲情、友情、爱情以及成长的过程去透露出来,而《松子》让我感到和以往日本电影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谦逊到没有底线了。似乎松子永远都是一个一直在为别人而活的人,当没有人再想要去和她在一起时,她便完全的放弃了自己所想要的生活。在那么一个小小的房间里,躺在一堆黑色的、发霉的垃圾袋中,真真确确地成为了一条狗。影片的结尾也将杀死松子的凶手告诉了观众,是由几个小孩子用棒球棒敲死了她。我想作者在这里并不是说想要用这样一场戏只是简单地说明日本现代青少年的教育问题,而是想说,松子的这种生活态度,在理想国里存在,在现实生活中,只会让别人一棍子敲死。

我并没有刻意地去贬低松子,相反的,松子在我眼里很强大。所以她才会在影片的最后一场戏中踏上了通往天国的阶梯。在那漫长的阶梯上,她一生中所爱过的人一一浮现,但这时他们已经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阶梯的终点处,有一个一直爱她但她却从没有付出过爱的妹妹。几乎所有的幻想都是松子从别人跟前乞求来的,因为松子爱他们。唯有最后一次的幻想,是爱松子的妹妹主动给予她的,这才有了肥胖的松子躺在垃圾堆里给妹妹剪头发的幻想。也正是这次幻想的实现,将松子带上了天堂。而她最后一次对着父亲的作鬼脸,也让她与父亲之间彻底地互相理解。

虽然《松子》表面上是一个个人传记电影,但到结尾时又似乎成为了一部科幻片,但作者也没有用影像去表现松子到达天堂后的状态,因为观众早已经猜到之后的故事是什么了,这也是为什么父亲会那么温暖的笑了。

松子是幸运的,在生命的最后,她舒服地躺在了温暖的绿草地上,披上了浩瀚的星空,逐步走上了天国的阶梯。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桐乡分社记者 杨启琛 编辑者:黄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