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地狱中的闪耀良知 ——评《辛德勒的名单》

发布时间:2014-04-15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毫无疑问,对于这部作品,再多的赞美之词也无法概括出它的伟大。很难有其他作品像《辛德勒的名单》一样,拥有如此完美的场景布局、拍摄角度和叙述方式,当然,这一切的完美都是为了展示出这部片最深层的精神内核:即使深处地狱也应该珍存自己作为人的良知。

电影的故事背景位于二战期间,那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代,其中,德国纳粹党对犹太人无情杀害的行径更是令我们现在一直宣扬和平与人权时代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整部影片,用了巨大的篇幅来描绘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虽然电影一直用的是黑白色调,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那血淋淋的屠杀。那是一个人人都变得疯狂的岁月,仿佛人性都已经被踩于脚底,不知从何而来的对于犹太民族的仇恨已经溢满了纳粹军官们的心,他们几乎每一个都变成了魔鬼。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完全丧失了人性,纳粹商人辛德勒就是其中一位。起初,他只是一位投机商人,但是,在一步步感受到军官们的残酷后,尤其是在看到那一场那屠杀,以及其中那抹亮眼的红后,他的道德良知在也一步步被唤醒。相信,任何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不会忘记那抹红:在灰白画面中,纳粹士兵无情的杀戮着犹太人,这时,一个身穿红色衣服的小女孩颤颤巍巍的从中穿过,她恐惧地感受着身边的杀戮,走进一栋居民楼,藏到了床底下,害怕耳朵掩上了耳朵.......后来在纳粹士兵要焚烧尸体的场景中,我们再次看到了这抹红色,只不过,那时她已经只是一具尸体。这是整部电影唯一的色彩,就好像黑暗中唯一的亮光,微弱且易逝去。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对于人性的揭露,实在太为深刻:集中营的司令对于犹太女仆海伦爱却不能表达出口,只能通过暴力来表达;辛德勒在从邪到善的逐渐转变,以及最后倾家荡产救了上千的工人...但其中最为伟大的,便是对犹太民族的刻画,不管是不是由于导演斯皮尔伯格自己本身是一位犹太人,这部影片展现出了这个民族在面对民族危机时候的坚强与睿智。其中一个场景人记忆最为深刻:集中营要进行体检,犹太人知道如果不合格将会面临生命危险。于是,他们咬破自己的手指,将血液抹在自己的脸上,使因饱受折磨而变得苍白的脸显得更有血色,来通过检测。在面对这场最大的浩劫时,这个民族并不没有屈辱的低下头,而是坚强的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的拯救着自己。

说到这部电影,无论如何也绕不开它的导演,斯皮尔伯格。这是一位伟大的导演,无论是《拯救大兵瑞恩》还是《E.T外星人》,他总能在最适当的时候,抓住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而无疑,这部《辛德勒的名单》使他的导演才能达到了巅峰,整部电影无论是从布局还是摄影都堪称完美,尤其是一反现在电影的常态,大胆启用黑白色彩,更是使这部作品上升到了更高的高度,令每一个观看的人,都泪流满面。

救人一命,即救全人类救全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想让历史重演,只想让那场灾难,永远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所以,希望这部电影能使所有人得到启迪,让这世界处处开满真善美之花。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桐乡记者 李冰 编辑者: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