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怪味豆”般的青春

发布时间:2016-04-05

来源单位:媒体工程学院

一部荒诞夸张、充斥着暴力与色情的英国黑暗青春片。

猜火车原本是一项游戏的名称,颓废无聊的年轻人们聚集在火车交轨处,互相打赌下一列火车到来的时刻,借此打发百无聊赖的寂寞时光。影片以此命名,借喻片中虚掷青春的少年形象。镜头一开始便对准吸食毒品的瘾君子,乱七八糟的房间里,婴儿的哭啼,一具具躯体仿佛被掏空灵魂,在药剂作用下酣畅倒地。 “选择生命,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可恶的大彩电,选择洗衣机、汽车、镭射碟机,选择健康、低胆固醇和牙医保险,选择楼宇按揭,选择你的朋友,选择套装、便服和行李,选择分期付款和三件西装,选择收看无聊的游戏节目,边看边吃零食……选择你的未来,选择生命……太多的选择,你选择什么,我选择不选择。”流利的英式口语,浑然坚定的音色,充斥着狂野的反叛意识,夹杂着对平庸大流的讽刺,雷登用毒品逃避人生,用试剂麻醉自我,他反反复复戒毒又吸毒,沦陷在毒品的旋窝,看似潇洒的发言实则是自掘坟墓的前奏。、

“如果维生素C不合法,那我们就注射维生素C!”萌动的荷尔蒙,叛逆的标新立异,触目可及的是混乱,躁动和肮脏。故事主角雷登便在这样的环境中颓然奋起,雷登踏上第一次戒毒的道路,他为自己安排了一场完美的戒毒博弈,最终却以失败告终。钻马桶的经典桥段给人留下令人作呕的底层绝望与不堪,演员和观众都被情节考验着,而当雷登钻进马桶时,污秽的世界瞬间澄澈透明,不知道是我们活在了雷登的幻想中,还是现实与超现实的反差本就如此,破损、揉合、离奇,一股难以言说的感受涌上心头,只觉现世迷离,前途未卜。

雷登依旧着不眠不休糜乱生活,注射过量导致的休克带来了第二次戒毒,雷登被父母反锁家中,他蜷缩在贴满火车墙纸的房间里,幻觉和病痛一个个袭来,朋友、死婴、少女、药剂、毒品、症状……耳边呼声鸣鸣,梦魇侵占大脑,雷登坐卧不安,弹幕上飘过一阵阵“吸毒真可怕”的字样,我很难切身体会一个瘾君子的戒毒过程,透过屏幕,雷登的扮演者伊万·麦克格雷德却实实在在的传达了那种不安挣扎和焦虑,恐惧被放大到最大化,意志和思想都被煎熬和无限制的索取,虚妄像一张巨大的网牢牢的套住他,好像有什么东西要瞬间跃出屏幕伸出爪牙……看那段我几乎是没敢戴耳机听声音的,虽然时值午后,我还是有点惺惺的胆怯。生活像一个圈,不能逃离,于是新生和重塑开启闸门。

戒毒成功后的雷登健康积极,他奔波于职场办公楼,沉浸在生活带来的充实感中,所有东西都显得格外新奇耀眼,然而一场出卖再次将他推向毒品的深渊。以往的狐朋狗友们找上门,他们压榨他,欺骗他,渴望从他那里得到一份丰厚的利润,所谓的友谊暴露在金钱的腐蚀之中,散发着不再纯粹的味道,雷登酝酿着一场携款而逃……阳光沐浴下,雷登奔向异国的征途,“选择生命,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可恶的大彩电,选择洗衣机、汽车、镭射碟机,选择健康、低胆固醇和牙医保险,选择楼宇按揭,选择你的朋友,选择套装、便服和行李,选择分期付款和三件西装,选择收看无聊的游戏节目,边看边吃零食……选择你的未来,选择生命。”这段内心独白再次出现,从抗拒到接受,从标新立异到芸芸众生,念白式的台词呼喊出多少青春期的不屑和满腹牢骚,又影射了多少随波逐流的宿命大众。

就像影片推荐说的那样,“青春是一种虚掷,一种否定;而圆熟是一种务实,一种修正。”这是他们的青春,也是我们被放大的青春,雷登或许是幸运的,在他堕落时,还有着清醒的人给与他警戒,默默陪他戒毒的父母,告诉他世界仍在不断变化的女友,还有三三两两对他纯粹着好的人,他们将他引向另一个轨道。未知的将来,好歹难料,我们年轻想飞,总想与这个世界不一样,草长莺飞,谁又知道谁不会被无形的同化。

文章作者:14信管1班 王茜茜 编辑者:黄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