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影看点:
编剧: 张家鲁 / 陈国富
导演: 徐克
主演: 刘德华 / 刘嘉玲 / 李冰冰 / 梁家辉 / 邓超 / 泰迪罗宾 / 吴耀汉 / 姚鲁 / 刘金山 / Jean-Michel Casanova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香港
上映时间: 2010-09-29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粤语
又名: 通天神探狄仁杰
剧情一波三折:武则天(刘嘉玲 饰)登基之前,修建了高达三百尺的通天浮屠。竣工之前,却先后发生命案:工部侍郎贾颐、大理寺卿薛勇(刘金山 饰)相继自焚而亡。监工沙陀(梁家辉 饰)称此二人因动通天柱之灵符而遭天谴。大理寺少卿裴东来(邓超 饰)、武后贴身侍卫上官静儿(李冰冰 饰)奉命调查,但国师陆离却指点此案需狄仁杰(刘德华 饰)查办。武后下旨,入狱八年的狄仁杰获释任钦差负责此案,却遭刺客袭击。索性其早有防备,加之上官静儿陪护,得以脱身。狄仁杰排除了怀疑对象琅琊王李宵(姚鲁 饰),并拒绝了其对抗武后之约。狄仁杰发现,死者身中赤焰金龟之毒,遂带领裴东来、上官静儿夜访鬼市,希望从昔日太医汪驴口中获得真相,不想遭遇埋伏,疑似国师显身,杀手集结,令三人难以脱身。然而,一番缠斗之后,案情似乎有了水落石出的转机……
幕后的故事:记者在《剑雨》媒体场后采访吴宇森,提及徐克,他说还没有看《狄仁杰》,不过相信“起码打个平手吧。”他说自己是个恋旧的人,“虽然我和徐克曾分开20多年,但是一直惺惺相惜。”等我看完了《狄仁杰》,我终于深刻理解了这句话:这两部电影简直就是异曲同工,足以成为他们伟大友谊的见证!

光影之星:
刘德华
刘德华的新角色“狄仁杰”是个有名无实的历史人物,在现有的正史记载中只有这么一个名字,所有关于他的性情、品格、操守、情感只在一些小说中提及,要靠创作者自己去填充。刘德华遇见“狄仁杰”是在两年前,这也是他第一次和徐克导演有机会认真地坐下来谈谈合作的事宜。这个第一次其实是令很多影迷惊讶的,大明星刘德华和大导演徐克都是香港电影圈出了名的高产选手,俩人加起来拍过的电影快200部,却在2010年的秋天才产生交集。
邓超
《狄仁杰》是邓超的第二部武侠作品,对于他来讲挑战颇多,除了遭受头发染白之苦,在武戏上因是影片重点,故邓超在一招一式上都猛下功夫跟武术指导学习,打造的“裴东来”在影片中不仅聪明绝顶、智慧过人;身手更是神武英勇。裴东来虽然有白化病,但其探案敏锐度和正义感毫不逊色,身为现任大理寺正卿的邓超英勇身姿配上黑官服、夜行衣,从头到脚的“白”,让人有望而生畏的感觉,顿有凌射案件关键所在的光芒。难怪徐克直言最爱“裴东来”。但裴东来与狄仁杰比较到底谁更胜一筹?邓超亦表示不能透露:“裴东来和狄仁杰严格来说属于“两代”神探,裴东来属于后来居上,他们俩亦敌亦友,关系很微妙。探案合作有张有弛,谁更强待影片上映观众评判。”
李冰冰
今年对李冰冰来讲是“新阶段的电影元年”。7日晚,李冰冰凭借《风声》的精彩表演入围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分身乏术的她在开心之余将从徐克导演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补拍剧组转飞香港继续赶拍尔冬升导演的新片《枪王之王》。随后,她还将带《风声》赴韩国和台湾为影片宣传造势,为了赶拍电影,李冰冰国庆期间推掉了六场价值三百万的演出,其中不乏去国外看时装秀的机会。

光影感想:
看完此片的发现时怪才徐克同时善于架构悬念,他本身在武侠片领域就是大师级人物,可以说是继张彻、胡金铨之后的第二代武侠片核心人物,他在上个世纪所导演或监制的《笑傲江湖》、《新龙门客栈》、《黄飞鸿》系列等影片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票房神话。而在这部影片中布满了悬念迭生的破案情节,成分远大于武侠。
相信大家都体验过悬念大师希区柯克曾经谈过了演员名气为什么会破坏电影的悬念的感觉,套用在本片中就是,如果让梁家辉这样的大明星演幕后黑手,观众很容易就猜出来。可因此改由一个无名的演员去演,或者将真凶置于某无足轻重的角色身上,比如武则天身边的一个剧情几乎没提到的文官或武将,那么片尾谜底揭晓时观众肯定会大呼上当。但习惯于自行推理凶手的侦探迷观众们因为之前看过太多类似构造的故事电影,自然会完成对名演员“嫌疑删除”的工作,真凶也就昭然若揭了,由此,这部电影也就落入了俗套,不成大片之说了。
徐克也并不是没有看到这个败笔,所以他在不破坏这个叙事机构的前提下,用了一切可能的手段来进行弥补。其一是,尽量把凶手的扮演者的戏份压缩,让查案的大部分情节都扯到和他丝毫无关的地方去,让观众暂时遗忘出现过这个角色,直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刻。这个技巧虽然已经被诸多推理小说和悬疑电影用烂,但还是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使全片终究没有沦为看头知尾的伪悬疑。其二,徐克投入大资金打造了视觉场面,企图以宏伟辉煌的布景(大佛,鬼市,远景中的市景和海景),惊心动魄的打斗,以及技巧超强的鬼点子创意(腹语术,线控机器人,梅花鹿)转移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在叹为观止的视效中自动忽略情节的薄弱,转而折服于大片的魅力中。这种做法也取得了成功,而本片在视效的营造上自然令人惊叹,虽然特效再某种程度上有些薄弱,不过徐克玩弄起技术活来,还是一如既往的犀利,让观众沉浸在影片中而忽略了这些小不足。徐克是最浪漫的银幕诗人,也是最肯为这份浪漫付出考据心力的匠人。(整理:方乐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