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解惑】
导演: 岩井俊二
编剧: 岩井俊二
主演: 中山美穗 / 酒井美纪 / 柏原崇 / 丰川悦司 / 光石研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1995-03-25
片长: Japan: 117 分钟
【光影大爆料】
剧情介绍
日本神户某个飘雪的冬日,渡边博子(中山美穗)在前未婚夫藤井树的三周年祭日上又一次悲痛到不能自已。正因为无法抑制住对已逝恋人的思念,渡边博子在其中学同学录里发现“藤井树” 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时,依循着寄发了一封本以为是发往天国的情书。
不想不久渡边博子竟然收到署名为“藤井树(中山美穗)”的回信,经过进一步了解,她知晓此藤井树是一个同她年纪相仿的女孩,且还是男友藤井树(柏原崇)少年时代的同班同学。为了多了解一些昔日恋人在中学时代的情况,渡边博子开始与女性藤井树书信往来。而藤井树在不断的回忆中,渐渐发现少年时代与她同名同姓的那个藤井树曾对自己藏了一腔柔情。
【光影评价】
这也是一部现实与回忆交替出现的影片,只是刻画的没那么强烈,显得很自然,也可以说是一部带点悬疑色彩的电影,在人们都觉得纳闷之时,随着情节一步步的展开,真相的揭晓,随之而来的动人气息,席卷了每个人的心,影片在整体上给人一种优美清丽的气息,在婉约之中又不失温情,看过之后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光影大爆料】
?原本是在神户的场景实际上是在小樽拍摄的。当时神户只下了一些小雪,位于更北边的小樽却下了非常可观的大雪;
?大部分的影片都是在小樽地区的北海道岛上拍摄的。只有一处外景例外是在影片结尾处,渡边博子面对着2年前她的未婚夫藤井树因山难而去世的大山。虽然在夜晚室内的场景确实是在北海道拍摄的,影片中看到的风景则是八岳山,她正站在那里等待着远方的日出。八岳山,顾名思义就是“八座山”,她所在的山名叫“红山”或是“赤峰”,是八岳山中海拔最高的一座,为2896米。这座火山位于东京西北120千米,经常有登山者观顾。可以在山顶看到十分壮观的富士山美景;
?片尾在闪回段落中,藤井树回忆起她父亲葬礼的场景中,背景音乐是“一个冬天的故事(A Winter Story)”,开始于一段钢琴独奏,这段钢琴曲子是由年仅8岁的牧野由依弹奏的;
【光影感想】
影评一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他(她)的藤井树。”回想起岩井俊二执导的电影《情书》,脑海中蓦地闪现出初看这本书时不经意间想到的评价。不禁想要静下来心来,轻轻品味当初疯狂迷恋着的这份淡淡的爱情,淡淡的忧伤……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爱情,我该用什么词语才能来准确地形容它?妙不可言?神秘难测?亦或是平淡无奇?不管怎样,爱情始终令人费解,它一直住在人内心最温暖的地方,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令人痴迷,沉醉,辗转反侧……
何时观看的电影,我早已忘记了,但有些镜头到现在还是记得的。一开场的苍茫大雪,博子仰头观望雪花,博子跪在墓前虔诚地祈祷,感冒中的女孩突然收到陌生人的来信,女孩藤井树第一次去医院朦胧中突然闪现出的男孩藤井树的俊秀脸庞,明媚的午后阳光下少年捧着书站在随风飘扬的纱帘后读着,若隐若现,仿若童话中美丽的王子遥不可及,女孩藤井树在校园停车处等待男孩藤井树的时光,男孩藤井树把纸袋套在女孩藤井树的头上和不停地写借书卡的恶作剧,以及最后男孩藤井树来到女孩藤井树家里请她帮忙还书并向她致哀后女孩对男孩展开的充满阳光和温馨的大大的笑容……
单是回忆这些情节,心底处已不禁涌起一股温暖。导演岩井俊二作为日本新电影运动的旗帜,将电影中的一切看似简单朴素的东西,但他却以细腻的手法,抓住细节和光线,以干净的镜头给我们演绎了一出心底最美最深的温柔,触及人心中最温暖的那份情。铃美喜欢秋叶,秋叶喜欢博子,博子喜欢藤井树(男),藤井树(男)喜欢藤井树(女),看似复杂的感情,却演绎的如此美妙和单纯!两个女子之间的书信,一开始似乎没有什么后续,然而就是在这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却不自觉的如细水长流般缓缓地揭开了一个少年往年时段的暗恋,谜底在一层层的抽丝剥茧中逐渐显现出来。就在女孩藤井树翻开藏在《追忆似水年华》借书卡背后的一刹那,所有的谜团仿佛百转千回,豁然开朗,一个少年时期女孩藤井树的素描!然而就在大家慢慢回味和欣喜之余,导演却有意为这部纯洁的电影画上了句号……
身边的朋友们经常聊起关于爱情的点滴。在这个充满怀疑和不信的成人世界里,是否还存在这种单纯美妙如白纸黑字般的爱情?爱情不是索取,更不是平等的。在爱情的世界里,只有双方共同付出,才能收获爱情,而彼此的付出必然是不平等的,爱情就是在这种不平等下寻找到的平衡,所以,爱情是无私的。洁净的爱情,也许有时会盲目,犹豫,受伤,但它一定不会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也无私心,仿佛只是为了信仰而存在。
温暖的午后阳光,住院的女孩藤井树一遍一遍地重复着:“你好吗?我很好。”雪白的天地,博子泪流满面地对着男孩藤井树遇难的山峰一遍一遍地呼喊:“你好吗?我很好。”仅仅六个字,却道尽了内心无限的思念和祝福。所以一切真实的情感最终是和甜言蜜语无关的事。和飞逝的时间无关,和逝去的生命无关,和瞬息万变的世间万物无关。爱情,不在乎最终结果,只在乎曾经拥有。
但愿能拥有如此纯真无暇的爱情,只想轻轻地对心中的藤井树问侯一句:你好吗?我很好。
影评二
生命只是一连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消失之后又浮现。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孤独的爱着,却爱而不得,只好回过身去独自忧伤,优雅而温婉。男藤井对女藤井默默的喜欢直到结婚直到死去也没能得到表达;而隔壁班活泼的大井同学虽然勇敢的表达了出来,却遭到了藤井的拒绝;博子深切的爱着藤井,却得知所谓的一见钟情,原来是把自己作为了女藤井的替身;秋场爱并守护着渡边博子,然而虽然时过境迁,博子却依然难以从藤井逝去的阴影里解脱出来;秋场的学生喜欢着秋场,却在不经意间撞见秋叶老师与博子接吻,而自愿退出;而小樽市的邮差显然对女藤井也有一份迷恋,藤井对他却唯恐避之不及;在回忆一点点展开之后,女藤井终于发现了男藤井对自己那份隐秘的爱恋,两人却已天人两隔。即便如此,也不曾埋怨,不会放弃,不能忘怀,原来不论生命是否终结,爱和宽恕是可以永生的。
在那少年时代里,纯白如雪的爱情,仿佛蓝天里白云行去,淡淡的。卡夫卡说,“我爱她,但不能跟她说话,我窥视着她,以便不与她相遇”,像极了那些清澈的荡着涟漪的暗恋。她问他有喜欢的女孩子么,他提高音调说没有,掩饰着心里的不安,而女孩却真的以为是没有,传递了错误的信号出来,当大井进去找他之后,他生气的把书摔到女孩面前,转身离开不发一言,你为什么不知道我喜欢的是你,而我,又要怎么告诉你呢。藤井树,这个冷冷淡淡不常说话,叛逆的可以为了一句玩笑大打出手的男孩子,却并没有拒绝和她一起的工作。明明在毕业前就离开了学校,甚至来不及回学校告别,却忍不住来见她一面。不知他是怎样辗转拿到了国中的毕业纪念册,是因为照片上那个萦绕不去的女孩的容颜吧。而那份英语试卷,我想,他即使不是故意拿错,也是有意不换回来的。他必定知道自己的成绩,也认得自己的笔迹,却并没有说出来,即使她追问着,他也没有立刻和她交换回来。车棚是小情侣们聚集的地方他也应该是知道的,让她在这儿等到天黑,应该是一种暗示吧。看到女孩辛苦的保持着自行车灯亮着让他来辨认试卷,而他真的认认真真的看着两份有着相同姓名不同内容的试卷,仔仔细细的辨认,只考了27分的他,真的在乎那个单词的过去式是什么么?如果他是这样的认真,这样的爱学习,总不至于是只得了27分的。
关于爱的救赎,则是围绕着博子展开的。博子的出现总让人有些心酸,感觉她一直是个悲情的角色,苦苦的追寻,想要寻求一份完满,得到的却是更大的缺失。也许时过境迁,很多事情就不该再去深究了吧。渡边博子,却是她为这些孤独的在黑暗中纠结的爱找到了救赎。
女藤井对男藤井回忆的展开,是以博子的信为线索的。我们所知道的男藤井完全是活在女藤井的回忆里的,而也只有在回忆中我们才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不像现实的雪天那么冰冷。而这份不曾被表达的爱,却阴差阳错的慢慢浮上了水面。当八卦的小学妹们把那本《追忆似水流年》送到藤井家的时候,她看到了那张卡片上藤井树的名字,也看到借书卡背面的画像。这是含蓄的表白么?博子曾说,他也并没有向她求过婚,他们在山上坐了一夜,最终还是她提出了结婚。我想,也许这就是藤井树吧,他用这样的方式给了她这张卡片,期待着她能发现他的爱,而她没有发现,他也不得不就此作罢,却因念着女孩不能忘怀,我想,这也是当见到了长相酷似女藤井的博子,便一见钟情的缘故吧。女藤井时隔多年,重温了国中时候那些纯纯的爱,也为之动容,让男藤井的爱终于不再是黑暗里孤独盛开的花,让影片在结尾处终于阳光明媚、春暖花开。
而关于救赎,却并不止于爱,还有生命。
博子躺在雪地里,以死亡的姿态祭奠心中深深爱着的那个人,她的深情,她的沉默,她的坚持,像绵延万里的雪山,把生命的火焰压在下面,只留下看似纯净无害的雪白。而博子最终也找到了自己的救赎。她把藤井的回忆全部寄回给藤井,并启发藤井发现这份深藏的爱恋,从嫉妒和怨恨中解脱。当她对着皑皑雪山喊着“你好吗?我很好……”时,已不仅仅是简单的问候,还有对生命的质问,请生者幸福,而死者安息。博子终于从她对藤井的爱和对他谎言的气愤中解脱了出来。在一切之后,看到了陪在自己身边的那个人,收获了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
刚刚步入大学的我们,对于生命,对于亲人的理解,也许并不那么深刻,但我记得外婆离开时候,我的沉默和心痛,却不是像电影中那样的。妈妈说爸爸“只是装作很辛苦的样子而已”,“如果他显得高兴反而会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就装作很忙,说什么贡品贡品的,他们那群人就只想喝酒而已”,而她说自己的头痛也只是“装病”。当祭奠只剩下仪式,我不知道是该为他们从儿子死去的悲伤中解脱而高兴,还是该为逝去的生命入落花随水一般不留痕迹而悲哀。而女藤井的叔叔在送她和妈妈去看新房子的时候又说“肺炎这种病怎么会死呢”,在藤井纠正说爸爸就是这样死的时候,还有一份调笑和惊讶“大哥是肺炎死的吗”,之后他的笑声在我听来是那么刺耳,在死亡和亲人离去的话题面前,忘记、调笑,难道真的就像女藤井妈妈所说的“人们对于死去的人都会忘记”么?说起来,女藤井感冒很久了却不愿去医院,被逼无奈走进医院之后,在恍惚中看到了父亲被推去抢救时的画面,还有国中时候的藤井“拍档”,是对死亡的敬畏吧。因为敬畏,所以远离。那么,是不是这些对于死亡的调笑和遗忘,也是一种敬畏呢?
藤井对死亡的敬畏,藤井妈妈因丈夫死去对爷爷不曾表露的埋怨,最终,是爷爷对儿子和孙女生命无私的保护,让这份生命的质感得到了救赎。爷爷其实对藤井父亲的死去也有一份内疚和坚持,他记得清清楚楚到医院只用了38分钟。妈妈有一丝动容,却仍坚持说“可是这样的天气也没法在雪地里行走的”,爷爷说“不用走,用跑的”,缓慢而沉稳的音调,相信每个观众都会感动。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那样一个童年吧,有一个无私的爱着我们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婆外公,他们用生命爱着我们,“不用担心,即使赔上我的性命,我也要在四十分钟之内赶到”,是他们,在我们生命的最初,埋下那颗柔情的种子。当藤井和爷爷终于赶到医院开始急救,妈妈看到手表上的指针露出了释然的笑容,和爷爷的这段恩怨也终于化解。
交错的情感,缓缓荡着涟漪,慢慢的涌起,却又在漫天的白雪下压抑着,但是,哪怕一个人抵挡着所有的风雨,固守着心中的爱,守护着对于生命的信仰。而我也愿相信,爱和信仰,最终能给我们救赎,让我们明白生命的意义,等到最后的春暖花开。
影评三
相信看过《情书》的人,不会忘记从《情书》里感受到的那份对于初恋的青涩。这里,可以先引用另一个电影《关于初恋这件小事》里的经典对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人,每次想起他的时候,会觉得有一点点心痛,但我们依然愿意把他留在心底。就算今天,我不知道他在哪里,他在做些什么,但至少知道,是他让我了解,什么是初恋这件小事。”同样地,在《情书》里,出现了两段初恋,一个是关于男主角藤井树对第二女主角藤井树的初恋,另一个是女主角渡边博子对男主角藤井树的初恋。由此,让我想到白石浩对于初恋的评述——初恋,虽然在现实中虽没有结果,但在回忆中却是朵永不凋谢之花。是的,不管时间流逝,鲜少有人会把初恋忘记,可见它是如此的难忘。
初恋让人觉得难忘而美好的原因是什么呢?不是因为他很帅或她很漂亮,也不会是因为无法得到就是最好的,而是因为人在初涉爱河那刻是如此的纯真,犹如一杯白开水,不含任何杂质,把自己所认为的一切都奉献给所喜欢的人。对比电影里的两个藤井树,男方为了引起女方的注意,借阅各种一般人都不会借阅的书,在借阅卡上就清楚地写着藤井树三个字,那是他跟她所共有的东西,我想他希望在每一个角落里,都留有他对与他同名的女孩的点点滴滴喜欢的证明,最后当他让她帮他还的那本《追忆似水年华》,她却错过了在书中有一页诉说着他内心对她的表白,那一幅清纯、仔细的素描。一切尽在不言中,藤井树对藤井树的初恋就在那刻戛然而止了。女方最后还是没有留意到男方的心情,多情却被无情恼,是可惜还是遗憾,我想初恋的味道是酸涩的吧。
《秒速五厘米》里,我一直在寻找你的踪迹,在明亮的大街上,那樱花街上,虽然明知道你来这样的地方,如果能有奇迹的话,我想马上见到你。这正好是《情书》里的女主角渡边博子的自白。对于博子来说,男主角藤井树是她的初恋,即使他意外离开人世了,她心里对他依旧念念不忘,偶然的机会让她通过另一个藤井树了解到他的过去,明白他原来也有这样的一段感情,包括她初恋的那个他原来是因为她和他初恋的那个她相似才选择了她。博子默默地思念着他,甚至觉得可以把信寄到天堂的他,是傻还是痴,电影的最后仅仅通过博子向远方的他大喊:“你好吗,我很好,你好吗?”一个人的等待换来是另一个人的思念,我想初恋的味道是苦涩的吧。
也许,初恋就是那般的神奇,明明很平凡,却让人难忘。回应之前说的那句话上,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人,每次想起他的时候,会觉得有一点点心痛,但我们依然愿意把他留在心底。藤井树的心里装载着另一个藤井树,博子的心里装载着心爱的藤井树。能够体会到藤井树和博子对于初恋情人的那份淡淡的忧伤,心里面曾经真心对待的那个人,永远是那道青春的伤疤,因为心里有所牵挂,所以既是甜美又是心痛的回忆。我想,《情书》的感人之处,在于它对于平平淡淡的忧伤的描写勾起观众对于初恋的记忆,由此而产生共鸣。只有经历过的,才知道初恋的美好,才懂得为啥难分难舍。因为那是每个人第一次的心动,逝去的初恋,是为了温暖现实的人生,人一生,终会有做傻事的时候,只是初恋这点小事是一件很可爱的事,在它面前,不管是否青涩,大家都愿意曾经有这么一段感情,让自己觉得其实也能这么的纯真。对于现在充斥着庸俗的气息的现实,能有这么一片内心的净土,如此的刻骨铭心,如此的一往情深,如此的真诚,如此的清纯。每个人都这么的第一次喜欢过一个人吧。
不知是否有人看过《初恋爱》,同样,关于初恋的描写——初恋这东西很好也很坏。好的是,我永远记得我的初恋是谁。坏的是,我往往失去了他。初恋这东西很坏也很好。坏的是,我不知道我是谁的初恋。好的是,不管是谁他一定记住了我。不是说每一段初恋都会有完美的结果,也不是因为遗憾才美、残缺才美,有人曾把初恋对象比喻成一朵向日葵,我想人人心中都会有他认为世界上生命中最美的那朵向日葵,每个人走过你的生活,都有他存在的意义和扮演的角色吧。初恋很美,但也很青涩……
影评四
-一坛酒被埋在地下很多年,变成了什么?
-酒精。
我没有想到我会再看一遍,对它的印象已经很稀薄。我不愿意男藤井再在我的屏幕里重新暗恋踌躇一遍,但又经不住再感受一番青春的美好。
原本一切都可以被记得很完美。对她一见钟情的男人,呵护她的未婚夫,死去也依然深爱的逝者;她高中的噩梦,爱对她使坏的男同学……两个女孩都会抱着各自对他的印象。直到博子寄了一封原以为永远不会被收到的信,于是故事开始了意想不到的转动。
通信的过程中,博子发现了她未婚夫藤井树对她一见钟情的原因。女藤井树也渐渐发现了男藤井树当时对她的情愫。
世上总是缺席才容易被记住。年少时的爱,总是容易被辜负。就像大井早奈对男藤井表白失败后,说的那句话:男生和女生的故事总是重复的。事情总是在重复,今天你辜负我,明天我辜负他。年少时候的我们不懂得清晰地说一句我喜欢你,也不会用手段营造出浪漫,甚至会故意疏远所倾慕的女孩。而把自己的爱意,留在没有人留意的借书卡背面。女藤井当时没有察觉的爱意,在多年之后,清晰明了。当最后,藤井树拿着那本《追忆似水年华》里的借书卡,背面是自己年轻时的容颜,我又一次为男藤井心疼。如果当时他能直接说出来,而不是选择含蓄的方式,故事或许就会不一样了,或许故事就没有遗憾。没有谁的青春可以重来一遍,也就没有可以弥补的遗憾。美好热烈的青春就残酷在这里。
另一面,博子。她真是一个好女孩,对未婚夫深深的爱恋即使两年后也无法释怀,在抓到一丝可以寄托的东西的时候会执着的投入心力。她也就一直无法真正接受秋场先生对她的追求。但了解了少年藤井之后,她却发现了他隐含的感情。怀疑浮上,使人困惑。但只是博子对于自己一直坚信的那场幸福的怀疑和追索。当她在秋场先生的诡计下面对了未婚夫发生山难的那座山,她一步一步跑上前,一遍一遍大喊:“你好吗?”“我很好”的时候。我也相信她想清楚了藤井树对她的感情真假,深浅。
不管被记成怎么样,生活总是要继续的,不管故事发生什么新的改变。在博子开始新生活,藤井树在窗台前打那封不会寄出去的信,她们的生活都要安静地继续下去。
感情的酒被深埋的久了,可能会变成酒精,但也很可能变成醋。但藤井树埋的这坛酒,肯定会在两个女孩心中留下香醇的回味。
也就只有青春可以这样,带来酸又带来甜,一遍埋怨它的无情又不舍远离它。
我也用我的青春给你写封情书,为你埋下一坛闷不坏的爱情酒,多希望能被你看到并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