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无声的呐喊——浅析电影《熔炉》

发布时间:2013-10-15

来源单位:

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熔炉,每个人的生命都在其中翻滚燃烧,善恶纵是殊途最终也将走向相同的归宿。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想象到的,于是当它真实地出现在你面前时,你的心中就只剩下了无边的失落与压抑。我们有时总是嘲笑这个世界太冷血、太无情,但是当残酷的现实迎面而来,我们就又是否能够听到那些来自身边的,来自社会每个角落的撕心裂肺的呐喊?

电影《熔炉》改编自真实事件,以发生在韩国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的事件为蓝本,

描写了一起性暴力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引起了社会上对弱势团体保护的讨论。

那座叫作雾津的城市,终年被弥漫的大雾笼罩,在无形之中被融入进了一些无奈的味道。那种刺骨的凉意萦绕在山谷间,萦绕在火车轰鸣而过的冰冷轨道上,萦绕在这座城市的每条街道每个角落。漫天浓郁的雾气,还有那块绿色的交通指示牌,无声地告诉前来工作的首尔美术老师姜仁浩:雾津欢迎你。

我想姜仁浩做梦都不会想到迎接他的是这样一幅场景:那些年幼无力、又聋又哑、身有残疾的孩子在五年的时光里受尽了屈辱与折磨;那些表面衣冠楚楚、慈眉善目的学校校长和老师实则是令人痛恨的施暴主体;那些本应坚守正义的当地警察被金钱和强权蒙蔽了双眼;那些教育厅、市政厅的官员,他们不管不顾,不闻不问,任由这样泯灭人性的罪行一次又一次的在自己的眼皮下重演……这座城市的大多数人听不见那些来自身边不远处的哭泣与控诉,看不见那些来自底层的无助的眼神和愤恨的眼泪,他们左侧身体的胸腔里,只剩下一个在金钱权势和弱肉强食的社会中沉浮已久而日趋麻木不仁的冰冷容器。

痛,以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只能用一次次无助的反抗来诉说什么是绝望;恨,以无法用理智来衡量,因为现实荒谬的只剩冷漠;笑,以无处寻觅,因为在那些孩子的心里,童年不是快乐的温床,而是残酷的地狱。

很多人看了《熔炉》后说,生而为人,对不起。突然想起了崔永元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喜欢看动物世界,因为里面没有人。这句话就如同一把利剑,深深地扎进了我的心里。这是一场人性的拷问,是对全社会和全人类的一场正面的挑战。世界还会有光吗?人性之光还能够冲破浓重的雾霭散发出一丝丝温暖吗?我并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但是我在姜仁浩一次次不停歇、不放弃地为那些遭受不公待遇的孩子们讨伐公道的坚定的眼神中看到了希望,我从举着醒目的标牌坐在法院门前为那些受尽折磨的孩子们伸张正义的市民的不屈的眼神中看到了光芒。

虽然人们微薄的力量没有赢得胜诉,虽然在此时我们都无法将保护带到每一个角落,但是我想说的,也正是影片中的那句台词:我们一路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这个世界改变我们。坚守住自己内心最后的纯净世界,别让我们良知中那点仅有的勇气也消失殆尽。

多大的努力才能换来一点点的光明,多大的爱才能收获一点点的信任。还好有你,先生,您的坚定,让这个世界看起来还值得期待。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记者 陈思涵 编辑者:谢薇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