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刚刚落下帷幕,法国电影《艺术家》包揽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配乐、最佳服装设计在内的五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在好莱坞的梦工厂里,法国电影的大获全胜让我们再一次将电影的纯粹艺术审美投诸于浪漫独特的欧洲制造。
欧洲是电影的发源地,在世界电影史上曾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一代代的欧洲电影工作者凭着对电影艺术的执着追求,向世人奉献了举不胜数的传世佳作。回顾电影的发展史。欧洲人的创造与贡献举重若轻。他们首先将声音、色彩运用到电影中去,还率先使用了宽荧幕,更是掀起了一场场颠覆传统的电影文化运动,例如超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和新浪潮电影运动。这些技术和风格上的电影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电影的最初面貌,而使之成为一门艺术。
法国电影在欧洲电影中即经典又独特,本集我们就来着重赏析法国电影梦一般的魔魅。新浪潮电影是法国电影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当时安德烈?巴赞(Andre Bazin)主编的《电影手册》聚集了一批青年编辑人员,如克洛德?夏布罗尔、特吕弗、戈达尔等50余人。他们深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提出“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反对过去影片中的“僵化状态”,强调拍摄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影片,又被称为“电影手册派”或“作者电影”。他们所拍的影片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爱情与性关系,与传统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充满了主观性与抒情性。这类影片较强调生活气息,采用实景拍摄,主张即兴创作;影片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上也比较多变。这期间的代表作品是:特吕弗的《胡作非为》(即《四百下》)、戈达尔的《精疲力尽》等。随即响应这股汹涌浪潮的欧洲导演多达100多号子,如“左岸派”的代表人物阿仑雷乃(《广岛之恋》)阿涅斯瓦尔达以及德国电影奇才法斯宾德(《水手奎莱尔》),也有科班出身的路易马勒(《再见孩子》、《爱情重伤》)等以及一些鱼龙混杂之人。新浪潮”不仅促进了法国电影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也引发了现代主义电影思潮在欧美各国的第二次兴起。同时也对后代的导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经历了经历了20年代的印象派,三四十年代的诗意现实主义, 50年代的优质电影, 60年代的新浪潮,对世界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70年代后,很难再以某种主义和思潮来概括法国电影,多种风格的融合与多元发展成为法国电影的主要潮流,尤其是在八九十年代这种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不过,从70年代开始,在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巨大冲击下,法国电影对世界电影的影响日趋减弱。尤其到了90年代,好莱坞商业电影使法国电影要保持自己的艺术本色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电影作为艺术曾经是不成问题的基本观念,而在90年代,法国电影艺术家们却不得不为艺术电影的生存而奋斗。
同美国好莱坞标准格式化的电影相比,。法国电影擅长描写人物关系、人物心理、人物情感,法国电影总是十分耐心,不急不躁,法国人对任何不起眼的小故事都津津乐道。那种津津乐道的耐心与细致,以及由此产生的乐此不疲,是简单贪玩的美国电影从业者难以想象的,同样也是现在心浮气躁的中国人难以想象和靠近的。那样讲故事需要技巧, 需要耐心,更需要自信,自信观众会听你讲。也许是电影画面时常呈现的某种张力,电影上的法国人总显得有些神经质,这同人们一贯认为法国人拥有的优雅形象略有出入。或者说,即使是优雅,也不妨碍他们神经质;或者即便神经质了,也不妨碍他们释放优雅。这是种十分独特的人文气质,因为独特,所以才格外有趣和迷人。《天使爱美丽》的艾美丽。《初吻》里的小微,都是如此的典范。有一本书这样描写法国人:“不少法国女人确是这样:多少有点神经质,任性、歇斯底里得有点不好对付,调情吵闹,大喊大叫……” 《天使爱美丽》的艾美丽。《初吻》里的小微就是如此典例, 她们可爱得让人无奈,无奈之余,又爱不释手。
看法国电影,会得到很好的美学熏陶。法国是个有着唯美传统的国家,比如电影人物衣着及环境色彩的运用,独一无二的精致。法国人用色彩,往往出人意料,然而又合理和谐,这需要十分高超的色彩造诣。《蝴蝶》《芳芳》等作品都是在美学上有极高水准的佳作。
法国电影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浪漫唯美。从《红》《白》《蓝》三部曲到《情人》《两小无猜》都美的触目惊心,美的无可挑剔,那种浪漫而梦幻的感觉释放了每一个观者藏在心里的浪漫幻想。记得张爱玲说过,法国人有种玩世的聪明,这些聪明在他们的电影里都可以看的出来,他们性格浪漫中又些沉闷,沉闷中又带点轻松的黑色幽默,他们的建筑和街景都很艺术却有些陈旧的,但艺术中又带着散漫,陈旧的当中又带着几丝温暖,加之摄影师服装师背景音乐师,用色用调的高超技艺,更让很多片子透露出法国片唯有的那种浪漫轻松与伤感苍凉的矛盾高超艺术混搭的风格,也算法国电影的经典之一!
法国电影像酒,需要慢慢品,而且越品越有味,《艺术家》的大获全胜是一种昭示,也是法国电影在全球视野中的回归。在各种新兴电脑技术滥用于电影的今天,法国电影依然在用他们独特的视野和传统的手段来模拟一个个精彩的人生,还有那些流转在胶片上亦流淌在我们记忆里的法国女演员,苏菲玛索、朱丽叶?比诺什,她们俨然已成为法国电影的一个符号,代表着我们对“法式大餐”永久的记忆。法国电影是世界电影库中最瑰丽的部分之一,如果想要学习电影,研究电影,法国电影就是必修课。(文/先锋通讯社 韩韵 编辑、审核/方乐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