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的时候就一直很喜欢张国荣的《当年情》,一度循环播放当铃声,以前以为这是张国荣写的唱片里的一首情歌,直到昨天坐在客厅吃饭,隐隐约约听到隔壁传来《当年情》的旋律,伴随着断续枪响。心里觉得有点奇怪,这首歌难道是电视电影插曲?可是怎么着也应该是温柔的爱情片啊为什么会有枪声?
然后不知觉得就端着饭碗跑到电脑旁搜了一下,发现竟然是家喻户晓的电影《英雄本色》主题曲。幼年时跟着爸爸看DVD时电影里的几个片段和情节模糊的想起,只记得黑白各派混乱厮杀枪声漫天,当时年幼的我不过是感觉男人很强,没有记住他们究竟为何结仇,也没记得结局。所以没有任何情感共鸣和感慨,早已忘记看过这回事。直到今天和最喜欢的歌有了联系,记忆才开始对接。
结果是,95分钟,憋尿看完,手上的饭碗凉透没吃一口。
如果这都不算好?
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个性鲜明,复杂而经典——
宋子豪是黑帮大哥,同时也是弟弟的大哥。但很明显,这两个“大哥”身份不可能同时圆满的存在。当片头宋子杰在医院模拟警察抓犯人的对豪哥说:“不许动,警察!”时,就奠定了两人必然决裂的关系以及宋子豪悲剧色彩的命运。
一个大义豪情忠肝义胆,一个正义凛然,除暴安良。正因为如此,黑白分明的两人必定水火不容。影片着重描写的便是几个主角的身不由己和与命运必然的殊死抵抗。宋子豪在其中牵涉的人物关系最复杂,从一开始他准备为了弟弟决定干完“最后一票”退隐,放弃江湖地位,这时的“黑白”选择还是容易的,只是弃暗从明。但“干最后一票”时被手下背叛入狱,父亲间接因他而死,导致当警察的弟弟视他如仇敌,小马哥又为给他报仇断腿失去地位。恩怨情仇已重新构造,到了宋子豪刑满释放时,即便他无心江湖恩怨,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想抽身而退,不可能再是容易事。但悲剧色彩不代表这是一处悲剧,纵使最后小马哥倒在枪弹下,宋子豪和宋子杰戴上手铐走向警察。
“神也是人来的,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他就是神”周润发这句台词就最好的诠释了这本电影的基调。豪哥入狱前“归正”没有成功,出狱后被黑白两道唾弃,艰难存活,他也没有想过重新当回“轻松的大哥”。这里有一个我很喜欢的配角华叔,他和钟柔都是坚定宋子豪不走回头路的关键性因素。他毫无犹豫的让宋子豪在自己公司找到第一个工作,出租车司机,在宋子豪和谭成手下出手打的时候华叔一把拉住他说:“你不能动手啊,否则就没有原则了!我们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做好人难,从坏人做回好人更难!”
英雄无好坏之分,站稳自己准确的立场,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不让悲情和颠沛埋没了自己的本色,就是英雄。
宋子杰曾向队长保证,自己会毫不犹豫的为自己哥哥戴上手铐。那时候他还是用心中对哥哥的愤怒和埋怨喊出这句承诺。事实是最后他也确实为哥哥戴上手铐,而不一样的是,其中一只戴在自己手上。两人铐在一起大步向前的背影,说明那份原来的愤怒和埋怨已经过眼云霄。哥哥笑着对弟弟说:“现在走回正路,也不算晚吧。”
再反过来想,宋子豪这样大义灭亲,不正是他作为一个警察应有的坚定立场吗?他让所有不相信他能无私执法的警察看清,他没有混淆黑白。
小马哥无谓人生起落,高位时用钱点烟,笑谈风云,低处时瘸脚为人擦车吃盒饭,却仍能潇洒说出“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有多么了不起。而是要告诉人家,我曾经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这份笑看人生的自如与淡定,正是一个英雄所应有的人生态度。
所以无论结局如何,三个主角都没有让命运决定自己,他们都是英雄。
插曲和电影情节是相辅相成的,《当年情》或快或慢的旋律,响起在每一个小高潮或大高潮,或轻或响,或长或短,在我们精神情感最颠簸的时候恰到好处的融入,天衣无缝到理所应当,没有一丝突兀,伴随着主角们精湛的表情,令观众热血沸腾,感慨万千。这本电影让我认识到,一首完美的插曲,直接提高了电影的水准,拉近了故事,演员与观众的距离,引起强烈的心灵共鸣。这也是现在的一些国产电影,明明拥有美轮美奂的取景,一些经典的台词蓝本和好几首热门主题曲,结合起来到最后却依旧让观众觉得是一个漫长的配乐“PPT”。可能过了几个月,人们就只记得有这样两首好听的歌,但已经记不起电影情节。
当时初中的我听不懂粤语,低档的mp3上也没有歌词,无数个夜晚和清晨,往返学校的公车上,我反反复复的听着《当年情》,努力的试图听清张国荣每一个词的舌尖发音,仔仔细细的去记住那段百转千回的旋律,揣测这些音律里,有怎样一段不容忘却的故事,又在讲述怎样的柔情。
现在再听,发现这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铁血柔情。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桐乡分社记者 傅心予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