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题记
2014年9月,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离开部队回到学校已经将近两个月,回顾两年的军旅时光可谓充满了艰辛和坎坷,却也不乏快乐与激情。今天我将这两年在部队的经历简单的做一回顾,总结入伍期间的体验和收获。
走出学校大门,踏上军列的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对家人、朋友、同学的不舍和对部队的好奇和恐惧。
到了部队首先是“魔鬼”新兵营。遇到的第一件任务就是叠被子。不要以为部队的豆腐块好叠,要一遍一遍地压,一遍一遍地叠,一遍一遍地抠,一遍一遍地捏,尽可能地使它的形状接近豆腐块,每天早上四点钟的宿舍总是铺满了被子。因为床上施展不开,只能拿着铁凳子在地上压。
打扫卫生也很让人吃惊,明明看起来很干净的宿舍,班长让我们一遍一遍的打扫,擦地一个污点都不能放过。最难让人理解的是对抹布的要求,让我们把被子叠成豆腐块也就罢了,连抹布也要叠得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是在让人有些想不通。
第一天就这么纠结着,直到晚上班长讲评的时候才告诉我们,让我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我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每个细节要求要求苛刻是为了培养我们追求完美的意识。一旦有了良好的习惯和高标准的追求,那么完美做事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成功的几率也会相应增大。原来的好习惯是从生活的细节中慢慢培养起来的,从此我们对叠被子和打扫卫生不再有抱怨。
在接下的三个月魔鬼新兵营训练很枯燥、无聊但也充满了欢乐并且非常充实。每天的早操、三餐、晚上的看新闻,日常的看新闻把我的日程安排的满满当当,每天却能感受到自己在进步,在成长。
三个月的军事训练锻炼了我的体制,磨练了我的意志,内务整理、卫生打扫培养了我扎实严谨的作风。在这个大熔炉里,我逐渐地由内到外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被限制的自由中,我学会了珍惜时光。部队的管理是绝对的集中,我们所有的时间都被安排。“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使我们的生活写照,这其中除了军事训练还有保家卫国,还有扫地擦窗,这其中也有自己的职责,也有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我们最长的时间事六个月没有走出那个大院一步,甚至连打电话都成了一件最奢侈的事。那时候我很心疼自己的青春。在那时我想,如果有时间我一定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我知道现在很多同学蒙头睡觉,低头玩手机,通宵打游戏的时候一定不会这么想。
那是在部队的第二年,我参加了人生当中最值得自豪与纪念的事。8月12日凌晨,天津塘沽发生大爆炸,接到上级通知,命令我部官兵火速奔赴现场抢险救灾。
其实,一开始作为同年兵中唯一被选派参加抢险救灾任务的我,感到既自豪又后怕。因为在执行任务前,武警战友们在大爆炸中牺牲的消息早已传开。更有甚者,一些已成家的老班长甚至委托“后事”。我听见他嘱咐战友:如果我回不来,就将这些东西寄到这个地址……当时我抱怨自己主动请缨到抢险一线,内心又是特别复杂和矛盾,我要不要给父母打电话,万一回不来怎么办?临行前我还是忍不住,拨通了电话。
“妈,你干嘛呢,我爸呢,你们好吗?”
“我们吃早饭呢,挺好的,你们是不是特别累啊,要照顾好自己……”
“哦,妈我知道了,我要训练了……”我强忍住眼泪,硬是没有将执行任务的事告诉他们。
生命在灾难面前事何等的脆弱。在上级领导下,战友们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全体官兵们面对随时可能爆炸的危险,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英勇冲向火海,奋力救出一个又一个受伤群众,搬走一桶又一桶危险物品,并将周围群众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
一看到战友们满头大汗,当地群众自发组成自愿队为官兵送水送饭、递毛巾,激动地站在路口两旁,希望为受灾群众做出一份贡献,“大爷,大妈,我们已经吃过啦……”已经吃过午饭,乡亲们还是将这些最能表达自己感激之情的饭菜塞到了战友们的手中……
那一刻,才真正感到“为人民服务”的光荣,是啊我们是人民子弟兵,人民有难的时候就要挺身而出。之前的那些念头早已烟消云散,只有奋勇前行,才不愧“为人民服务”的那份荣耀。
抢险救灾的行动中,我得到了许多锻炼,在参与救援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对社会有用这一最大价值。同时,还能尽快接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的距离,使人们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看到躺在废墟中血肉模糊的人们,看着那惊恐万状的孩子,看着千千万万担惊受怕的群众,善良的人们感同身受的心情,守望相助的担当精神,表达着悲悯,传递着温暖,释放者坚强和信心。
那些天,身边有太多像这类舍小家顾大家的官兵救灾故事,打动着我的心,润湿着我的眼。
敬畏生命,首要前提就是对自己的职责不抛弃不放弃;告慰亡灵,最好的方式就是队逝世的未竟事业无限热爱,奋力拓展。巴金老人留给我们的一句话讲到:“忠实地生活,正直地奋斗,爱那需要爱的,恨那摧残爱的。上帝只有一个,就是人类。为了他,我预备贡献出我的一切。”
在救灾第一线,除了“橄榄绿”和“天使白”之外,我还看到了许许多多生命色彩,有自发投入救援的受灾群众,有慷慨援助的企业个人,有卷起袖管报名鲜血的青年支援者,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复杂动机,他们用切实的行动共同谱写着生命的赞歌与爱国的热忱。
未来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未知数,那么我们要做的就应该是感恩生活,珍惜现在,人不能没有目标、梦想、动力、上进心,但也要珍惜、知足、释怀、感恩……
在军旅生涯中,最值得难忘的第二件事就是参加大规模跨区军事演习。
在去往演习行进的途中,那长长的车队看上去多么的雄伟壮观,是多么的有气势。其实,更让我们刺激的并不是这次实战演习,而是实弹打靶。
那是在夜间,已进入到战斗状态。月光随着炮管的转动而移动,“咚”的一声,六炮齐发,巨大的轰鸣声瞬间弥漫开来,耳朵在巨大的声响下突然失去了听觉,嗡嗡直响。炮膛处喷出的火焰好似燃烧的火龙一般,盘旋而出,周围的温度急速升高。已经忘记了恐惧,嘴巴大张,眼睛直勾勾的,身体好似没有了知觉,无法控制,如同灵魂被抽出了身体,只剩下一具空壳。就在快要崩溃的时候,燃烧的巨龙隐去了身影,周围的温度也正常了,听觉如同久违的朋友一样归来,火炮还在继续转动,炮管冒着黑烟,一颗金黄的蛋壳静静的躺在地上,正在炫耀着它成功完成的使命和走到尽头的生命。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实战的经历。这也将是我人生路上最刻骨铭心的一段经历,它将在我以后的生活中时时刻刻提醒着我,激励着我,尤其是在我遇到困难时,它会给我无边的力量和信心,让我不会在那里低头倒下,更有精神向前冲。
如果说,青春是用来拼搏的,那青春更应该是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努力拼搏,才能实现梦想;有所担当,不怕“吃亏”,才能成就更多人生精彩。回到大学校园后,正是由于有了当兵的经历,在学校征招“学生教官”时,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我希望可以当上一名学生教官,把在部队学到的本领,传授给师弟师妹们。在管理别人的同时也学会了包容。从退伍士兵到军训教官。在军营学会的那一份坚毅,坚守和勇气,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在军训结束的那一天,我所带的连队被评为“优秀连”。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部队的生活便是书中最美丽的彩页;如果说人生是一台戏,那么部队生活便是戏中最精彩的一幕。部队不但培养人的吃苦耐劳精神,而且能磨炼人的坚强意志。苏轼有句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世界无限宽阔,生活如此紧张,唯有修身励学,恒而不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是在不断磨练中长大的,就像一颗小树一样经历风雨后才能变成参天大树,军人的气质和钢铁的意志给我很深的印象,正如一首军歌所指的那样,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两年的军旅生活,给了我许多锻炼的机会,今天的我更能沉着、冷静地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成功后的荣光,而在于追求的本身,在于信念的树立和坚持的过程。正是这份信念和坚持让我在追梦的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