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摇滚回忆录

发布时间:2016-04-11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这个题目有效仿木心先生之嫌,先生说,他所讲的文学史,其实也就是他的文学史。那么以下超过三千六百多字是关于我记忆中的中国摇滚乐,其实也是我的摇滚乐,是我的成长史。它充斥着叛逆、痛苦、阴冷,现在也有更多温暖、力量和青春有悔。

世界没有人理解我,我就这样孤独着,幸好我还可以写下这些文字,还可以这样继续生活。有人说,孤独要比寂寞层次要高,在我看来,孤独也许更贴近一个人的内心吧!碧海蓝天,希望这次我最快。

——题记

记得那是小学三年级,黎老师组织同学去厦门赶海,回来以后,会写作文《赶海》,我没有和老师去厦门,因为我很早以前就看过海了,是在大连,那也应该是我第一次去北京吧!没有被什么题目难到的我,却总写不好这篇关于海的文章,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然记不得文章的内容,只记得我在结尾写下了还不知道是谁的歌的歌词“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飞得更高”还要加上幼稚的省略号。现在想来,在那个还没有自己的音乐世界的时代,应该是我第一次接触中国摇滚乐,我也记不得第一次听到的摇滚乐是《飞得更高》、《怒放的生命》、还是《蓝莲花》了。

小时候我听歌不多,直到六年级才有了自己的MP4,但是因为上不了网啊,只能让同学帮忙下歌,那个时候,只知道周杰伦,虽然听不懂他唱了什么,但是听他的歌是符合潮流的,也是不得不听的。那个时候还很火的《超女》、《快男》是听不到摇滚乐的,也许也符合着大时代下中国摇滚乐的发展历程吧!那时候,崔健老了,汪峰还没有上头条,许巍已经不太出专辑了,更不用说唐朝、黑豹乐队了,现在的我猜想,那个时候,是不是中国摇滚乐最黑暗的时候呢?我的童年是没有摇滚颜色的。

认识汪峰在初三的春节,旭日阳刚的一曲《春天里》,让我爱上了那首有力气的有渴望的歌,而后来汪峰的维权,让汪峰这个名字进入了我的脑海——那时,我觉着汪峰的原唱没有旭日阳刚有层次,现在看来,那不是必然的吗?两个人的和音自然比一个人的声音更有层次啊!不过那时候,汪峰的音乐还只停留在我的作文里偶尔用到的“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摇滚乐成为了我作文里标新立异的噱头。

终于,中考结束了,本满心欢喜地以为是一个没有作业没有压力的暑假,已经开始着手和同学出去玩的我,被冷冷的中考成绩浇了个透心凉,当时真觉得是世界末日——可要是知道三年后的暑假,怕会好过不少——于是,所有的活动计划都被迫取消了,我只能在家里待着。那个暑假,我看了很多电影,我看过的大多数电影,都是那个时候看的,只是那个时候还看不太懂。

在看过的那么多的电影和电视剧里面,最让我痴迷的是陈思成的《北京爱情故事》,略带沙哑的“当我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我的心似乎从来都不能平静。”从第一刻就抓住了当时我迷茫的的内心。从此,汪峰歌里的和陈思成所讲述的那个北京,对于我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在当时一切都是阴沉的,陈思成的镜头里,让我第一次思考人生,第一次思考梦想,第一次看见了北京。当时我写下了年少轻狂的话;当时,我就想,这也许就是我的故事,到现在,我也觉得,如果我能回去,那也许真的会是我的故事罢!

与北京一起进入我人生轨迹的还有汪峰,一开始《北京北京》,然后是《地心》,《存在》,那个时候,我也感觉《北京北京》是写给我的歌,我第一次发现,歌还可以这样唱,可以唱得这么有力,唱得这么撕心裂肺,唱得让我想哭,我想,这应该算是我和汪峰,以及中国摇滚乐真正的相识吧!

随后的高中时代,MP3里的汪峰的歌越来越多,也早早超过了“半壁江山”,我喜欢他的歌曲,喜欢那种震撼的嘶喊,在我失落难过的时候给我的力量和温暖。当其他同学听着许嵩,五月天,一部分学霸已经开始听英文歌,并对中文歌表现不屑的时候,我只是一个人,听着一点都不如流的摇滚乐,那个时候,我只听摇滚乐,而我听的摇滚乐,只有汪峰的。

   多谢了《中国好声音》,让我又认识了许巍,其实从一开始,我就更喜欢叫他公子——风度翩翩,永远看着都是那么淡定;也多谢了《好声音》让我认识了更多的中国摇滚乐,于是,高二,我开始听许巍,听崔健,听唐朝,听黑豹,听零点乐队。这是一块被世人遗失的璞玉,他们的歌一次一次让我泪流满面,他们的歌有无奈,有愤怒,有对理想的憧憬和对现实的失望。

中国摇滚乐始于86年崔健《一无所有》,89年崔健的第一张个人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是中国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摇滚乐专辑,那是中国摇滚乐最好的时代。90年的北京工人体育场崔健演唱会万人空巷,黑豹乐队,唐朝乐队的相继出现、94年“魔岩三杰”的窦唯、张楚、何勇各自的新专辑,还有郑钧的《赤裸裸》,中国摇滚乐盛况空前,成为了一代人的音乐记忆,那记忆早于小虎队,早于张国荣,专属于八十年代末,属于那个躁动着沸腾着的那时候的青年。白岩松不止一次在书中写到摇滚乐对于他的重要意义,那一代人,是在崔健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和齐秦的《大约在冬季》中从校园走出,在白岩松的笔下,崔健是他的时代英雄,他说“摇滚乐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反动和具有破坏力”。的确,好的摇滚乐,是一种有责任感的音乐,好的摇滚歌手像这个社会的清醒者,永远不满足现状,他们永远向着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做摇滚乐的大多都是理想主义,我想这是我与摇滚乐相通的地方,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理想主义,他们是痛苦的,很少被人理解。在人们指责他们的丑恶行为时,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他们痛苦的脆弱。与此同时,摇滚乐真实地存在,摇滚歌手说真话,所以汪峰敢手撕媒体,而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学员;他们唱着真实的心情,这种真实正是我们这个实话难说的时代的珍贵,而我们很多人却不知道,或者假装不知道。

他们总是努力唱着一代人的声音,唱着阳光下的一种怀疑,唱着明天会更么好的期望,唱着外表疯狂骨子里却很执著的一种社会责任感,他们是时代的坏孩子,崔健站在天安门下的那张照片是那么放荡不羁。而他们,唐朝、黑豹、零点、鲍家街43号,都成为里历史中的尘土,还存在着的许巍、崔健不复当年之勇。

2015年年底,崔健推出自己十年来的第一张专辑《光冻》,平心而论,这张专辑绝对算得上是上乘之作,甚至有很多是汪峰都不及的,但是这张专辑远没有得到它水准所应该得到的社会关注,它用一种悲凉的方式宣告了那个中国摇滚乐的黄金时代彻底结束了。信说他唱的是摇滚乐,五月天的是摇滚乐,中国大陆也还有很多打着摇滚乐旗号的乐队,在我看来,这些都算不上摇滚乐,至少,算不上中国摇滚乐。太多的情情爱爱充斥在他们的所谓的“摇滚乐”里,汪峰说,摇滚乐不只是扯着嗓子唱歌。的确,摇滚乐有自己的灵魂,有自己的渴望。

我从来都喜欢摇滚乐,喜欢中国摇滚乐,他们陪着我走过了太多难熬的日子,我还记得高二的元旦晚会前,我顶着所有人的质疑和班主任的反对,坚持要上台唱《北京北京》,我知道,那是我最想表达的,当时是,现在也是。但努力最终没能完成演唱,甚至没有踏上预演的舞台,当时的难过和遗憾,还有一种不被理解的眼泪,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当时对班主任的那种抵触早就随时间淡化,我也愈发体会到老师的用心良苦,所以,现在想到班主任,大多数的是愧疚,的确,青春的叛逆是我错了,我想象的自由是我错了,我想象的放荡不羁是我错了。

似乎,摇滚乐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给我力量,另一方面让我放荡不羁。也许,这就是命运,命运让摇滚乐塑造了我,给了勇敢,也让我体会到了现实生活的太多无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听懂摇滚乐吧!只是,现在我还是想对班主任说,那是我想唱的歌,当时的我很委屈,我只是想唱一次,只是想借机会又一次宣泄,我没有那些不切合实际的梦想。

未来,之余中国摇滚乐会是怎样的啊?其实,中国摇滚乐太需要汪峰了,如果没有他,大陆的摇滚乐可能就真的不存在了,他真正撑起了中国摇滚乐的半壁江山,他的演唱会,真正是中国歌手里最好的,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情感寄托点。

当下的中国摇滚乐们需要汪峰,当下的中国摇滚乐要感谢老狼的这一次演唱,这会是一次记录中国摇滚历史的一次演唱吗?十年间,太多的人来来去去,他们不再年轻,不再是年少轻狂的少年,许巍也不出现在娱乐节目里了,崔健也唱不太动了,我也离开了家。但是生活会继续,摇滚乐会继续。

“世界留下了美丽,和一片狼藉,庆幸我们还有运气唱歌。”继续上路吧,我们还应该继续生活。

(部分图片出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