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厚德载镇,我心澎湃

发布时间:2015-12-21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今天是12月20日,过几日便是冬至了,杭州愈发冷了,不禁想起了家中的父母。爸妈,天冷了,照顾好自己。这礼拜一是学校的记者节,在这个传统媒体最坏的年代里,寂静冷清,我们举步维艰,来自新媒体和社会的压力和质疑,让这个冬天更不好受。但还是要对坚守的我们说一声,大家辛苦了!之所以在这样对于新闻如此艰难的时刻仍要保持一颗美好的心,是因为,我们坚信新闻不死。

不知不觉,来到浙传的第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日子过得不好不坏,总是会想起过去,抓住所有机会和和过去联系。只是,谢天谢地,在这里,还有新闻。当初选择浙传时,我就告诉自己,刘翔说:“人的一生太顺利不好。”也许这也是对我的考验。如果没有来浙传,也许就再也不会学新闻了吧。

和班上的同学的大学第一课不一样,我的第一节课是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在那节课上,在焦俊博老师的言语下,我坚信了自己所一直以来所看重的方向是对的。在这个时代,每天都有人离开,或悲伤,或走得坚定而无悔。那是他们的选择,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炫丽。梦想在现实的压力下显得过于苍白和无力,现实总是把我们的梦想揉碎,从不理会我们的泪水,冷酷而残忍。但这个世界上,总要有那么一些人选择坚守,总有那么一些人选择相信理想主义,总要有一些人来改变,而我选择与他们同伍。在书中看到过,有人问白岩松什么时候会离开央视,这个给我播下新闻梦想的中年男子只是说,至少现在我还不想离开。他说他的内心是平静的。

记者,绝不是一个安逸着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也不是一个懦夫可以胜任的,它需要有理想的人,它需要吃苦的人,它需要勇敢的人。姐姐也是新闻系的学生,也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她在我高二时就告诉我,这是一项危险、辛苦的工作。但是,姐姐还在坚守,并且做得愈发好了,希望姐姐会是一名好记者。我还不是一名专业的记者,甚至都不是新闻系的学生,但是我想,那会是我一直追逐的目标吧。假如我没有经历过记者的辛苦和可能带来的危险,一切的话语可能都会别觉得是过于美好的幻想。然而,拳头再硬,击垮不了我的内心,很早以前,我就相信真实的东西是最美丽的,文字永远会是我最强有力的武器。

记得有天和同学聊天,她说,人生有自己热爱的事情挺不容易的。在同学的留言里,我频繁看到了两个词,一个是汪峰,还有一个是文字。我笑了,这是我最爱的,还是你们了解我。汪峰的音乐,给我一种揭露社会的真实感,给我一种来自中产阶级的痛苦和迷茫,那也许会是将来的我所要面对的,同时他又给我希望和力量。文字,太过悠久的历史,让我总是心怀敬仰,所以不敢写有悖于自己内心的话,不敢写不真实的话,所以,记者是最好的选择。

难过惆怅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听摇滚乐,漫步在深夜的城市中;喜欢看白岩松和柴静的文字。过去,我自豪于拿破仑的那一句“记者的笔可抵三千毛瑟枪。”可是现在我有了很深的理解,记者的笔固然威力巨大,但是正因为它的威力巨大,我们才要更好地把握好自己的笔,我们的笔后面是大众,所以我们所写所说,真实永远是第一准则。

上次听讲座,主讲人说,现在很多记者喜欢报道社会的阴暗面,甚至只报阴暗面。然而,深度的揭露性报道的确震撼人心,但是震撼之后呢?是否真的有所改变呢?柴静的穹顶之下后,我们很快忘记了雾霾,柴静也没有再发声,大众和我们总是那么善忘。社会的阴暗面需要曝光在荧幕前,而社会的正能量也需要有自己的声音。与恶龙对视过久自身也变成恶龙。我们需要爱和温暖,正如处于寒冬中的记者一样。记者的本能,不只是揭露,还有传播爱和希望。

很喜欢澎湃新闻的发刊词《我心澎湃如昨》。缓缓地,记录着一个老记者的故事和年轻岁月,希望自己在未来也可以写下这样的文字。也很喜欢1999年,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我是一名理科生,但每一次阅读也都泪流满面。文章像一条小溪缓缓地流着,像是写给自己深爱的情人的信,'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正义的号角。'

人的生命不长,让自己多去知道一些有什么不好?让自己多看清楚一点有什么不好?让社会通过自己多了解一些有什么不好?我从来不羡慕那些炫丽的声光电,技术总是在飞速发展,只有文字才得以永恒,亘古不变,我只愿紧握自己的笔,记录下此时此刻,此生此景最真实的自己和最真实的生活。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得深沉,我爱我自己,爱我的父母,我深爱着这个国家,我的祖国。

天越来越冷,越来越暗,生活越来越让理想主义者无路可退,我所做的事情,不为了迎来明天的温暖和朝阳,只为了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凝视天花板的时候,可以安然地笑,可以面对自己的心,可以平稳地睡一个好觉。

孤独追梦路上,我始终坚信《老子》里的一句话:“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也把这句话送给所有追梦路上的独行者,我们在一起,永不独行。

祝我们安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