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天不服人,若是天的安排,朕承受;若是人的践踏,朕必将誓死抗争。
——刘协
记忆里的飞鸟展翅在城头掠过,掀起一阵阵凌乱无律的清风,混杂着青草泥土的气味。可惜,那些令人神清气爽的场面,早已不复存在。眼前的天下,乃是一片狼烟,龙盘虎距。
盛世总能够掩盖很多的问题。就比如在连城的黄金之中,很难分辨出其中是否混杂着劣质的鎏金铜器。不过,时间一长,有些东西,还是足以致命的。就比如,颓世最微小的疏漏。
父皇身为一国之君,却将大把的时间花在了行乐享受上,成天沉醉于花天酒地之中,弃祖辈们一手创下的大好河山与不顾。
这些,都是我后来无意中听到大臣们私下闲谈时说起。父皇在位时期,大部分时间施行着党锢与宦官政治,致使朝政长期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再说当年始皇设阿房,最终被一烧了个颗粒无存,而我那父皇却不以此为戒,斥下巨资设立西园,巧立名目搜刮天下之财,取尽锱铢,用如泥沙,甚至做出了为及时行乐“卖官鬻爵”这等骇人听闻的冒祖宗忌讳的大逆不道之事。如此德行,必使后人复哀后人。如此江山,怎能不民怨载道?
黄巾贼子的大旗遥遥挂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震彻洛阳,巨鹿张角自封“天帝”,已经放出了“大汉天下,已半入我手”的叫嚣。
为平息叛乱,各地佣兵自重,军阀割据。各州脱离掌控,陷入一片混乱。
中平六年,父皇驾崩的消息传来,天下一片缟素。根据宗法制度,我那软弱无能的哥哥便顺理成章地坐上了象征着至高权位的御座。
可就凭他,是挽救不了这片满目疮痍、即将倾覆的江山的。江山动乱,庸才必将随之湮灭,即使是皇帝,也逃脱不了这注定的宿命。
就在袁术纵火烧毁了南宫,洛阳一片大乱之时,我这位可笑的兄长被这样的混乱场面吓地涕泗横流,不知所措。君王的软弱,暴露在了所有人的眼中。于是,有人找到了可乘之机。
不久后,董卓上书借口“逐君侧之恶,收让军,以清奸秽”而屯兵河东,伺机待发进军洛阳。
而兄长,在一片佞言声中,居然就这么欣然接受。更让我没有料到的是,一代少帝竟是哽咽着在部下的面前诉说着自己的软弱,让全天下看自己的笑话!愚蠢之极!
刘辨,你究竟何德何能?如此德行,又怎能配得上天下之主的尊名?若是没有肩负起大汉江山的觉悟,何必坐在那帝王龙座上却又依靠他人来号令天下?这般,与傀儡何异!
我在董卓眼中看到了对少帝的不屑,甚至带有一股鄙视之意。哥哥,连到小人都已经看不起你。你身为帝王,难道就没有丝毫的觉悟?
我上前向董卓讲述了洛阳事变的前因后果,有条不紊,头头是道。我虽年幼,但论帝王心术,论聪明才智,我那平庸的哥哥又怎是对手?对,他远远不如我,大汉的天下,应当由我来掌控!从那一刻起,我便萌生了取而代之的念想。
既然你无法挽国与危难,救民与水火,不如让我来力挽狂澜,重振中原盛世!
东汉数百年的基业,不可就此毁于一旦,即使不择手段,我也必要保全这个皇位。仅凭现在一个小小“陈留王”封号所掌控的权利,怎能与盘踞各方的群雄争锋?
董仲颖如何?袁氏如何?曹孟德又如何?君臣相争于此乱世,鹿死谁手,怎能预知?
大汉江山,必将重归朕的手中!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江河万里,乃是朕的领土;这万千臣民,乃是朕的子民!服天不服人。若是天的安排,朕服从;若是人的践踏,朕势必誓死抗争!待得皇位稳固,朕倒想看看,还有谁,胆敢萌生出“挟天子令诸侯”的荒谬之念!
灵帝昏庸,少帝无能,我刘协,必将力挽狂澜,君临大汉!
文章作者:曹易伦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