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走近塘栖古镇

发布时间:2014-04-11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趁着清明假期,我和家人们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就近旅行。说起古镇,可能人们大多都会想到南浔、乌镇、西塘,但却很少有人会提到塘栖镇。其实,塘栖的古镇的古色并不逊色于前面提到的三者。著名的文学大师丰子恺先生就曾如此评价到:“江南佳丽地,塘栖水乡是代表之一。”
  塘栖位于浙江杭州的北部,与湖州的德清接壤。有条人们都十分熟悉的河横穿过了塘栖——京杭大运河。自南向北逶迤而来的古运河,点亮了塘栖镇这颗水路明珠。有着“鱼米之乡、花果之地、丝绸之府、枇杷之乡”美称的塘栖,始建于北宋,从元代开始便拥有了繁茂的商业贸易。明清时期更是位于“江南十大名镇”之首,富甲一方。塘栖古镇的悠久历史也激发了不少文人墨客的诗性。

         上巳家家赛五侯,乡娃齐上庙山头。
         拳鸡村酒酬香愿,灯茧球丝挂满钩。
         郎去金陵奴在家,金陵风气最豪华。
         卖却丝归多倍利,为依带个大红纱。
                      ————《塘栖竹枝词》  清 沈维

  说到塘栖镇,必须要讲到的便是枇杷。塘栖最为出名的便是它皮薄鲜美汁多且味甜的枇杷了。枇杷,自古以来便被各帝王们视为进贡佳品,而塘栖的枇杷更是历来为各帝王们所称赞。现今的塘栖还被誉为“国家枇杷原产地域保护之乡”。但是可惜,来的不是枇杷出产的季节。现在的季节虽没有枇杷供游客们解解馋嘴,但塘栖有的是其他的好东西来吸引游客们的目光、刺激游客们的味蕾。
  广济桥,是塘栖重点保护,也是每个旅游团必去的本地文物遗产之一。古老的石板桥横跨了京杭大运河的两岸。广济桥整个都是由石板组成的,在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洗刷后,石板都呈现出了一种暗色调,带着一种浓浓的饱经沧桑之感。桥的两边并没有现代桥那样的护栏,只有低低的石板大致做了个提醒阻碍的样子。游人们走在上面需颇为小心。当我踩上参差不齐的一块块石板,好像整个人都为之一怔。一种满的快要溢出的历史厚重感充斥了我的大脑,就仿佛回到了元代,桥下商船来来往往,桥上多有小贩挑着担子边吆喝着边往下走,河边还有几个妇人正在和商船上的商人们议着价想要买东西。一座桥,一条石板路,连接了历史,也连接了千年前的古人们千年后的我们同样幸福而又充实的生活。广济桥上的青石板着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过广济桥,便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镇风光。沿街的木板房偶有几个挂着红灯笼,还有几个沿街店铺正弥漫着青团子的清香。老一辈的人告诉我,塘栖以前就是个小渔村码头,水运非常的发达,人来货往都是借助船只,人们一开始是以渔业为生的,后来货运贸易渐渐兴起才延展成了一个小镇。沿街店铺也随之发展的很快,其中,较有名的就是法根食品,他们每回都要来买很多。我也带着好奇劲跟着长辈们跑进了一座飘香四溢的房子里。房子里全是各色食物,全是童年的味道。有白米糕、桂花年糕、荞麦饼、大麻花、萝卜头……还有刚出炉的热烘烘的两种馅儿青团子。一种又一种食物仿佛把我带回了年幼时那些美妙的味道,美好的记忆刺激着我的味蕾,令我垂涎欲滴。

  再往深处走,各色美食的香气更是扑鼻而来。有好多没见过的新奇的老传统小吃,还有好多勾起更多回忆的零嘴。比如麦芽糖,一大块米色的饼状物,用塑料袋包住再用榔头轻轻敲碎,一块块小的麦芽糖便能轻松送入嘴中。一块小小的手工麦芽糖也许还能够带来一整天的好心情。
  塘栖著名的旅游点还有很多,在很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古代商业和现代商业相融合的情景。好像塘栖就是一个衔接桥,连接起了古往今来的古运河贸易。郭璞古井、乾隆御碑、栖溪讲舍碑、太史第弄……这些古迹在某些方面一定会引起你的共鸣,一起去感受古镇塘栖的历史风貌。
  虽然这次的古镇塘栖之旅在走完广济桥买完小吃之后就由于时间问题没有继续,但是塘栖水乡那种特殊的美给我的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相信这样的古镇风光还能继续带给游客们感动,带给游客们历史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