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不能承受的生命

发布时间:2014-04-01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生是人人希望你活着,快快长大;死是人人希望你死了,越快越好。

  不是非要以最坏的恶意去推测人心,实在是被这人情世故逼得无路可逃。若是有丝缕的希望,便也不会令这世界看上去浑浊污黑,如深渊黑洞一般,仿佛将一生都埋葬于此,再无逃离的机会。我不是未曾想过逃离,只是绝望是浓墨,淡淡的一缕,就足以让自己的世界被墨渐染开来,一点一点变得不透明,看不清世界真实的模样,如盲者一样,在凡尘里跌跌撞撞。

  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始质疑生和死,开始思考自身存在的意义?开始追寻生命的价值?生老病死每个人都在经历,在一个老人撒手漠然冷淡的人世的同时,就有一个崭新的小生命来到陌生危险的世界。这里温暖如春,却又凛冽严峻。

  世界被英国的工业革命喷出的蒸汽推搡,又被巨大的齿轮拉扯。强大的电流“噼哩啪啦”快速地穿越时间。恐怕是由于惯性,这辆名为“世界”的列车越来越快,仿佛要超越光速和时间,到时候是不是真的会时光倒流?我不知道,也不敢去揣测未来,无论是三维空间还是四维空间。但时间仿佛也在加速,好像恨不得直接将人类推到世界末日面前。而往往生命也在这个过程,越来越短,越来越短,几乎快要直接从生跨越到死。

  从生下来的那刻起,我们就在一步步走向死亡。这一点谁也改变不了,包括时间。说到底,生命总是被自以为是的人们吹嘘得无比伟大,好像生命就是the god,说这话的人却在一步一步跟着大潮流潮起潮落。我突然很想发笑。生命何其脆弱,细菌、意外、流言…这些都能轻易地毁灭掉一个生命,亦或是整个城市的生命。

  生命如此柔弱,它同样承受不了太多:亲情、友情、爱情……可仅仅作为生命物质载体的我们常常大言不惭。总认为生命拥有很多,生命拥有什么?生命中都只有自己而已。人的生命是独立存在的,仅仅是存在方式是群居而已。也正因为生命是独立存在的,也造就了人类自私的天性。人和人在一起,不过是为了弥补自己心中的空虚罢了,世人所宣扬的无私离我们太过遥远,因为无私和自然法则相违背。世间万物,想要获得生存下去的权利,就必须互相竞争,优胜劣汰自是如此。时间一长,自然各种手段就要用出来了,也成全了所有人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的思维模式:以生存为至高法则。中国有句古话,叫衣食足而知礼仪,人性的美好绝对是要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了一个高度的前提下才能出现的。人类最原始的本能才是人类存在的证明。却也因为自私,所以嚣张跋扈,因为自私,所以恣意妄为…生命就是生下来到死的过程,这过程实在是太短。但是生,即死。死,便永远是死了。最后被一群黑暗里的其他生命吞噬,又有何意义呢?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谈论的都是人这一灵长类动物的生命,好像人类就是其他生命的主宰。西方文艺复兴运动提出的著名理论:人人生而平等。几个世纪以来被奉为真理。但探索深处,人的背后是生命,人人平等即生命平等。生命本就比人更富有价值与内涵,而远非人类自大的诳语。

  枯黄干皱的秋叶从枝头脱落,然后,一只手轻轻地摩挲着,像是抚摸着一件精美的陶器,略显粗糙却又温和敦实的触觉就是生命的存在。它的叶脉已有些断裂,错杂繁复,但纹路依然清晰可辨,手指沿着落叶生命的血管游走,就仿若经历了它的一生。感受它的滋润翠绿,感受它的干涸绝望。这同样也是生命,看上去好像与我们的生命相去甚远,可它已然经历过自己本就注定要经历的风霜雨雪。生命就不再缺憾,这一片秋叶承受了生命中所有的一切,这就是它生命的意义所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中说“生命注定的何必去寻。”生命有时等同于命运。

  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命运这东西,它以高姿态的权威式语气告诉你自己的未来,容不得自身半点的逆争。或者说,包括徒劳的抗争也算在了命运的头上。我一直在思考,我抗争的到底是生活还是生命?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若我抗争,就要改变这一过程。若我抗争生命,是否就是死亡?

  生命是生和死,是起点和开始。生活是生命的过程,在敲打出这些文字时我突然就意识到这一问题:我抗争的不是生命,是生活。生命只是两个端点,用以评判自身生活意义和存在价值的砝码。生命承受的是生活,不能承受的也是生活,生命的过程才是我们最难以捉摸和控制的。世间皆是如此,万事万物的过程才是事物真正的价值。就像果实,果皮和果核只能证明这一事物的存在,其中间部分才是最具价值的,也是最重要的。生命不是人性,不是人类自我本身的肉体,它是连接生和死的轨道,是最终审判的地点。生命是一切开始的前提,是一切终结的消亡。

  生命不能承受的,只是生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