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天相邀,云推波涟,郢都绵延千年的城墙如同一件与日月争辉的战甲,经年不改地忠实地圈守着这座古城的沧桑与文化。进入此城,你要首先仰视他的威严和端庄;离开他,最让你难忘的,也还是墙身上斑驳着的阳光的色泽深沉。
外围的水城,西极太湖,东连长湖,通于古运河。长江之滨的江汉平原向来是不缺少水和水文化的,荆州古城更是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郢都之水,温婉如洪湖,莲藕熬出来的汤也是莲藕的香味,水墨一般的颜色,好似泼了一幅极佳的山水画邀你啜上一口,无论离她多远,都能唱着洪湖的浪在梦中尝一碗泛着荷香的浓骨汤。郢都之水,慷慨如护城河,作为军家必争之地,池水中融进了多少战士的鲜血自是不需多说。曲长如带的护城河是屈子的广袖,站在城池边,蘸着池中之水,大笔一挥便是泱泱《离骚》。
肃穆的砖城内依土城,作为世上延续时间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的城垣,每每走近,抚上他身上一道伤疤,都仿佛在倾听一个年岁久远的故事。古城墙虽拥有高山的气势,大海的宏阔,却没有高山和大海的遥不可及。他既是当地人休闲时游乐的天然场所,又给予了万世人无限启迪和哲思。不光是这几片砖,连着出土的丝绸锦缎,桐木漆器,甚至男女古尸,都拼凑成了古城气场的无限内蕴,不可宣之于口,每人都有每人的感悟。
余光中先生在其著作《文化苦旅》中,将长城与都江堰作比,认为都江堰到如今依旧是福泽天下的水利工程,长城却成了空耗人力物力的无用之物,实则不然。远如帝都的万里长城,近如南方最完整的荆州古城墙,城墙,作为古代防御工程,时至今日又何尝不是依旧以沧桑的笔法坚守着防守者的岗位上?地图上潦草的一条线,写意了代代人心的命悬一线,多少贪婪与怯懦在他的面前无所遁形,不得不自惭形秽。武圣修筑他的时候,想必已经把自己千年的忠义和果勇熔铸其中,从此辉映后世,代代相承。从此,这城墙便化作了这座城坚实的战甲,坚守着精神的底线千百年纹丝不动,在青龙偃月刀的光芒下闪耀。

文章作者:郑谦益 编辑者:谢薇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