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春里一两点

发布时间:2013-04-01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一)
  一年春又至,江南岸是又绿了一片,暖意丝丝也渗透进了人体里。只是看那些熟悉的江南春景,我毕竟已经不再注意它们了。直到有意无意地抬头看了看道路两旁的花,开的甚是灿烂,白色的花瓣稀稀拉拉的落在地上,也确乎是片美景。
  只是心里莫名的空落——如今,又有谁能与我一起共赏这如斯的春光呢?
  于是这春季的美好总会让人无限回忆,连带着回忆也都是春季的颜色、春季的温度。春季渡染了回忆,真正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伤。
  春里总有割不断的回忆。春暖了回忆,回忆却冷了春。
  然而春毕竟是暖洋洋的,花不管人,就这么一年又一年地开着。看见了春花,一半踏进回忆,一半又有新的人拉你出来,去看看现实里的春季的花。你说春无情也好,有情也罢,春就这么来,花就这么开。
  有情无情都是春。 
  (二)
  我们常常听人安慰一个病人的时候说的是:“熬过这个冬天,到了春天就好了。”的确如此,春季也就这么成了希望的代名词。然而,其实春季的万物复苏,不也包括那些病毒于此时蠢蠢欲动的?所以有学者就说“春季是抑郁症多犯的季节。”
  例如说,春之暖总让人想起那个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那个也就是在春天选择了结束自己生命的海子。海子的死去为春季添上了一份苍凉的感觉,就好像不是春季就没有落花一样,每个春季总有一些花被春风吹落。纵然这是不怎么符合我们心中的印象的。
  确实,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被历史中的人过度地褒奖了的春,其实是一段充满着希望与绝望的搏斗的历程。
  可是在我看来春被称之为一年之计,想来也是因着这搏斗。 往大了去向,正是因为有了这有生气的搏斗,文明才得以迎来春天的茁壮,因为只有在不断地搏斗中文明才在不断地进步——流动的游牧民族因为某一个春季比往年更为寒冷,就开始了向农耕文明地区的侵犯。每一次他们的迁徙都会为那些从前安定生活的农耕地区带来战乱和绝望,然而又饱含着改变与希望。
  就像海子说的那样——“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给人最大的希望就是它让人们想念明天,憧憬明天。
  希望绝望都是春。

  私以为最美的春在心里,在一个一直保存着独属春季的温度与美好的地方,纵然理性的记忆相片是满地的银装素裹,然而挥之不去地伴随着的总是一种浅浅的、浅浅的暖意。我们无法描述这种美好的温暖,只是先人叫它为春。
  私以为最得中国哲学意味的季节是春——中国人一向讲究阴阳,就连八卦图也要以曲线划分,甚至要取黑圈入白,弄白点入黑。总要讲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哲思。有情无情、希望绝望都是春,春她,便真正是那个有容乃大的季节。
  始知,我们、时代、思维……它们的一年之计皆在于春。
                                                                                             (文/先锋通讯社记者 刘玥  责编/陈慕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