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无人会,登临意

发布时间:2013-03-17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

  苍茫,萧瑟,孤寂。较之南方的温柔婉约,想必北方总是给我们留下这样一种别样的感受。我想,北方势必以一种男子的粗犷气概存留于我们的心中。

   历史人文

  “鲸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这就是城墙的最初用意。围城以护城,在城墙外部是宽阔的护城河,守卫着一方人民。古人崇尚守城护城,因此铸就众多的防御系统以守卫自己的家园。城墙同长城的作用如出一辙,都是将敌人阻挡在外,无法进入城内以扰乱治安。“固若金汤”形容坚固的防御工事,“兵临城下”则比喻敌人已经来临到自己的城池下面,形容形势非常危急。由此可见,城墙在古人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而在明朝时期,谋士朱升就向朱元璋建议“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以铸就朱元璋的宏图霸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但是这一切却是在家国安定的情况下得以实现的。于是筑墙以守城,以维护一方安逸,以确保生活安定。而今的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修建而成,虽然早已失去了最初的防御意义,但是她作为一个历史象征,见证一座城市的发展,仍旧以古老的姿态俯视着这个城市,守护着这个城市。

  城墙漫步

  我喜欢江南的断桥残雪,但是我却在畅想城墙上的漫天飞雪。

  纷飞的雪花缓缓落下。不知从何时起,我突然发现雪花与古老的建筑是极美的搭配。或者只有雪花才能体现出那种古老的冷寂。青灰色的城墙,红色的旗帜,白色的雪花,共同勾勒出一幅北方雪景城。

  我漫步在城墙之上,可以看到城砖上磨灭的痕迹。人说江南小家碧玉,但江南却缺少了历史的厚重感。而漫步于城墙之上,瞬间穿越的感觉扑面而来。我看着雪花纷扬而下,衬着灰色的建筑,很想就站立于此,直到永恒。历史是沉重的,历史又是鲜活的,我们通过历史建筑来了解历史。关注历史,回顾历史。还原历史。古人登高望远,而我,登城而俯视一座城。千年前,唐王在皇城正门上迎接玄奘取经归来,隋文帝在朱雀门上检阅凯旋大军。而革命时期,冯玉祥将军在玉祥门上向百姓致意。我以一个现代人的身份回顾畅想那段历史。

  耳边传来的是丝丝乐竹之声,古老而悠远。很适合这样的场景。灰色色调的凝重感与白色色调的自然感,还有红色的历史感,柔和在一起,加之古筝曲目相伴,古老与现代结合。天地之悠悠,驻足于此,似乎要抛却一切的杂想,飘飘然直至远方。怅然若失。

  传承创新

  城市应该有延续文脉的自觉性,城市功能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体现在城市的文脉上。1983年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城墙进行修葺和改善,西安城墙现已同西安钟楼等成为西安的标志性建筑。并且西安市政府围绕城墙建造环城公园。灰色砖瓦,嫩枝柳叶,青色河流,一起构造成现代西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且,西安市围绕城墙举办城墙灯展,城墙风筝节,城墙马拉松等等活动。环城公园现已成为西安市民活动的最佳场所。朝阳余晖,你可以随处看到锻炼的老人,嬉戏的儿童,散步的情侣,游乐的家人,西安城墙已成为西安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城市要发展,不仅仅靠经济的繁荣,同时要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作为古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将历史融入人民的生活当中,将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城市的文化发展,而这样的文化传承才更是源远流长的。细密画代表伊斯兰美术的一个高峰,但并没有在民间普遍流传,却逐渐衰化。因此,古老与现代结合,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注重发展,注重传承,注重创新,文化乃至城市将更好地发展。

  青灰色的城墙,依旧伫立在这里,遥望……

(文/先锋通讯社 洪亚琪 编辑/谢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