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变成那一年

发布时间:2013-03-08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又回到了那种状态,我,很想做一点作业。但真的,我,一点都不想做。

  那一年,我度过了大学里的第一个寒假;那一年,我二十岁;那一年,我有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有了自己真正想去的地方;那一年,外婆搬到了另一个世界已经过去了好久;那一年,我竟然没有意识到妈妈的生日已经走过;那一年。那一年才刚刚开始,那一年,是2013年;那一年,是今年。

  那一年寒假后回到学校,我听到了许多的好消息,为我高兴的人很多,我也对那些一切一切的人、美景与思想说声感谢。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纷扰,绽放头顶的烟花,刺耳的鞭炮声仍在继续,世界还是一样地前进着。我们都知道,想要改变本质很难。不止一次的感到离别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管任何的过往在世时犯了多少过错还是曾被他人不解,离开的那一刻,任何人和事都有获得宽恕的权利。似乎这是先斩后奏的可笑说法,但是,我们无法再去怨恨已经远去的曾经,也请我们把生活中最美好的瞬间,连同那无数的夜晚和微笑时光,留在当下,让记忆的碎片一直延续到永恒。

  也许梦境和现实的分割,变成了这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然而,我们的过去也成了黑白,黑白了色彩,黑白了思念,也黑白了我们对另一个自己的热情与想象。

  那一年,有多少个那一年,终究变成那些年;今年,有多少个今年,终究变成了胶带。黑白了的世界,我们无法再去完整。但那又如何?然后,我决定让自己再次地发酵,因为未来的路还看不见成形的影子,未来的我也不曾出现在现在的梦里。看见相册中的人,有的被划上了皱纹,有人,被剥夺了青春,那又如何?因为收集的美丽只要在心里,不管是谁,我们都不再离开。

  总会想一个人逃离单调的时光,总是想去寻找新奇的一切,有些闪烁一时的美丽我曾想记住,但这似乎显得凌乱而没有意义。我们课前预习,为了每一句话严谨得无懈可击,但这么多的笔墨也只是在阐述一个问题。其实说白了这一切都很简单,但我们希望诠释得彻底,我们总想追求完美,但常常,现实也会跟你开个玩笑。生活不是电影,不会有那么多的不期而遇。但没有比现在更恳切的明天,不知道会怎么走下去的人生,躲着也没用,那么我们就要勇敢面对,全力抗争。

  我不知道世界的终结在哪里,当一切明白,似乎,一切也都离开了。所以这个世界走得快,我们都来不及收集整理。我们的心跳赶不上消逝的速度,但在消逝中行走,我们变得睿智,变得彻悟,一直走到世界终结。

  我想我爱这个猜不透的世界,我迷迷糊糊长大。一列深夜依然行驶的列车,每个车窗透出的灯光变成星火,美总是来不及记录。然而,这一切那么复杂。一只相机、一杆笔、一双眼睛,那么多瞬间变成那一年,美得没有体系,没有意义,但却没有遗憾。在生命的最后躲进箱箧,在狭小的范围里,细数一切凌乱而简单的小美大风。所以万物及此,那又如何?让一切安安静静路过,纵使来不及整理世间的琐碎,纵使自己根本不知道了解世界的方法。那又如何?因为那些零散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不是哲学,而是生活,是来不及整理的——那一年。

  那一年,我还在,那一年,生活还在继续。热情纯真的时候,真的,很想念。

(文/先锋通讯社记者 陈思涵  责编/陈慕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