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天使爱美丽》由著名导演让-皮埃尔·热内拍摄的。女主角爱美丽的扮演者是奥黛丽·塔图,男主角尼诺由马修·卡索维茨扮演。影片在法国上映后大受观众欢迎,仅前七星期就吸引了超过六百万人次观众入场欣赏。各界影评人士对此片的评价更是几近众口一辞肯定。《Studio》杂志认为它是一部“具有非凡魅力”的影片。“观看《天使爱美丽》就像在接受两个小时的赐福。”(《L,Express》)。还有人认为:“影片的伟大之处绝不同于一般影片”。
《天使爱美丽》连续四星期成为法国电影票房冠军,此举打破了自1986年来荷里活电影长期垄断法国电影票房榜的局面。它不仅勇夺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最受观众欢迎大奖、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还成为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及慕尼黑电影节的开幕电影。
《天使爱美丽》讲述的是关于一个法国女孩爱美丽·布兰的故事。爱美丽从来就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她的童年是在孤单与寂寞中度过的。八岁时,母亲因意外事故去世,伤心过度的父亲也患上了自闭症,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是一名医生,因此他除了给爱美丽做医疗检查之外,很少和女儿接触。可笑的是,他仅仅根据爱美丽在检查时心跳较快就断定她有心脏病,并决定将她留在家里休养。爱美丽又被剥夺了与同龄伙伴一起玩耍的乐趣,孤独的她只能任由想象力无拘无束地驰骋来打发日子,自己去发掘生活的趣味,比如到河边打水漂,把草莓套在十个指头上慢慢地嘬等等。
终于等到她长大成人可以自己去闯世界了。爱美丽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做女侍应,光顾这家咖啡馆的似乎总是一些孤独而古怪的人,他们的行为往往乖张怪癖。不过总的说来,她的生活还过得不错。但爱美丽并不满足,她的满腔热情还不知向那里发泄呢。
1997年夏天,戴安娜王妃在一场车祸中不幸身亡。爱美丽突然意识到生命是如此脆弱而短暂,她决定去影响身边的人,给他们带来欢乐。一个偶然的机会使爱美丽在浴室的墙壁里发现了一只锡盒,里面放着好多男孩子们珍视的宝贝。看来这应该是一个小男孩藏在这里的。那个男孩现在或许已经长大了,早已忘记了童年时代埋藏的“珍宝”。于是,爱美丽决心寻找“珍宝”的主人,以悄悄地将这份珍藏的记忆归还给他。而她那暗中帮助周围的人,改变他们的人生、修复他们的生活的伟大理想也开始实施了。
爱美丽积极行动起来,冷酷的杂货店老板、备受欺侮的伙计、忧郁阴沉的门卫还有对生活失去信心的邻居都被她列入了帮助对象。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有时甚至也得耍耍手段、用用恶作剧,但经过努力,她还是获得了不小的成功。
在她斗志昂扬的朝着理想迈进时,她遇上了一个“强硬分子”,她的那一套“法术”似乎对这个奇怪的男孩——成人录象带商店店员尼诺没多大作用。她渐渐发现这个喜欢收集废弃投币照相机底架等古怪癖好的羞怯男孩竟然就是她心中的白马王子……
《天使爱美丽》让观众重新感受到上世纪30年代在法国相当盛行的诗意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如爱美丽投石头的圣马丁运河向来都是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象征;另外影片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之一——咖啡厅,是巴黎的又一个象征性场所,从旧式的名称、芳香的气息及甜甜的巧克力就可以看出。导演让也承认他在再造自己童年时的回忆:“我一直保留着对我童年时期法国的怀念之情,那时的风景、风情及其它一切值得我回忆的东西。在去掉了一些墙壁上的信手涂鸦、狗屎及其它难以入眼的因素之后,桑里成功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具有诗意现实主义氛围的巴黎市。特别是爱美丽居住的公寓之处的庭院、楼梯及老式的内部装饰。
《天使爱美丽》的导演让给观众呈献的是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片中的插曲给观众呈现的是层层叠叠的轻快小调。在这部电影里感受的是绚烂鲜艳的色彩和明快的节奏,让人呼吸轻盈,脚步轻快。让我们始终感受到梦想埋藏在脑海里,就算是多美丽都只是虚幻不实,唯有将它实现,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及满足。
难以描绘那样的美丽,如此浓郁的色彩遇见如此明快的音乐,手风琴,口琴,小提琴的旋律带着我们游览着法国的街头巷尾,突然一段爱情降临。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很少看到电影能用如此油画般的色彩作为背景,无论爱美丽是一个人独处还是走出家门,在她周围的颜色都是五彩斑斓的。 滑稽而小资的轻骑车,迎面吹来的风,脚下的斜晖脉脉的塞纳河,桥上咕咕觅食的鸽子,满是青苔的广场雕塑,红瓦灰墙的巴黎全景,人流涌动的地下铁月台,富异国情调的涂鸦和小店,配上飘忽迷离的背景乐,一切有如梦幻。导演采用绚丽的滤光镜,快节奏的剪辑,意识流派的场景安排。在黄绿滤光镜的镜头之中,呈现一个温暖的,诗意的,洋溢着孩童般天真善良的天使的内心世界。
让我们像爱美丽一样积极向上的生活,帮助身边的人实现他们的梦想并从中得到快乐,也许我们并不生在法国,但是我们身边的人或许就像是爱美丽身边的人一样在等待着我们的默默帮助;而我们也要像爱美丽一样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 (作者:徐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