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9时30分,时隔两年,鞠萍老师再次来到浙江传媒学院,在行政楼报告厅与同学们分享了人生经历与个人经验。作为90后的同学们,比起“鞠萍老师”这个称呼,更喜欢称鞠萍为“鞠萍姐姐”。因为《七巧板》与《大风车》节目带给童年的同学们太多欢乐,很多同学表示,当时吃晚饭盯着电视屏幕,等待《大风车》开始的感觉至今仍记忆犹新。
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鞠萍老师中专出身,学的是幼师专业,偶然一次选拔,进了合唱团。“合唱团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历练,为我以后主持、制片打下基础。”鞠萍老师表示,“原本我十岁时的梦想是去跳芭蕾,但是没够要求,误打误撞进了合唱团,庆幸我在那学到了很多。” 集体活动中,小孩子约束自己,听从指挥,可以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当时中央台缺一名少儿节目女主持人,鞠萍老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面试,表演了弹唱等基本功,成功通过,开始了主持生涯。

工作中,鞠萍老师会配合同事的要求,服从领导的安排,恪守自我的职业操守。节目中,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鞠萍老师说自己学过心理学、教育学,知道各年龄段的小朋友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长短不一,在沟通中带领孩子的思维跟着自己走,在一句句问答中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孩子们的喜爱。能力是平时积累的体现,学历是在校努力的凭证,工作中,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尊重,从尊重孩子做起
节目中,鞠萍老师一定会记住一起互动小朋友的名字,而不是像物品一样,给予小朋友一个个编号。鞠萍老师认为这是对小朋友最起码的尊重,亲昵的称呼对方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不会让小朋友觉得自己被嫌弃,减少上节目的心理压力,更好展现小朋友的个人风采。“小朋友就应该被重视,受到平视得对待。”鞠萍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方琼做少儿节目时,会让小朋友坐在高起的圆敦子上,这样两个人的视线就有交互,同时,一方面让摄像机拍摄时方便取画面,另一方面更让小朋友感觉自己高大了,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国内很多父母带孩子去超市时,会牵着孩子的手,逛来逛去,殊不知这样孩子眼中的超市,仅限于所见的大腿与货架底层的商品,索然无味。如果让父母抱着孩子,或让孩子坐在推车上,那在孩子眼中就是另外一幅景象了,琳琅满目的物品与形形色色来去的人群,孩子心里自然会满怀欣喜。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他人。
不做“南郭先生”,彼此互诲
少儿频道现有老中新三个阶段的主持人,鞠萍老师表示三代主持人都很团结,懂得互相帮助。老一代会无私地把经验传授给新人,在工作中纠出他们的错误,好让新人能够早日独当一面;而面对新型的技术,老一辈人会去请教年轻人,丝毫没有架子。“谁说年纪大的就一定知道所有东西,前辈也是要通过虚心学习与时俱进的。”鞠萍老师说。自欺欺人、不懂装懂,是愚昧人的表现;做事认真、到位,是聪明人的原则。不学无术,像“南郭先生”一样被团队抛弃。改善自己,融于组织,富有集体责任心,你做到了吗?
去年今日,金龟子倾情演讲;此时今年,鞠萍姐姐热情讲说。浙江传媒学院有多少学子是因为一次讲座,而坚定了自己的梦想,朝人生目标方向,迈开大步,激进,慷慨激昂!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专题部记者 高锦泽 图片作者:郭金灿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