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举行,旨在中国与世界的互通互联、国际互联网的共享共治。七个月之后,怀揣着对于互联网的崇敬,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世界互联网大会桐乡调研队展开了一系列实地调查,只为用第一手数据,揭开世界互联网大会在当地居民眼中的真实面纱。
世互调查,热情大麻

第一站到达大麻镇,调研队在大麻车站等车转往大庄村的时候,向检票员以及等待的乘客发放了问卷。乘客反馈了问卷的页面设计问题,检票员建议最佳的行车路线。
调研队乘坐K305到达杭州湾轻纺城,步行至大庄村。几乎是挨家挨户在寻找村民做问卷,但数量还是不尽如人意。调研队赶往集市,在居民买卖布匹的空隙,请居民完成了十多份问卷。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孩与队员合照了,调研队临走时他向他们挥手,依依惜别。
从大庄村返回大麻车站后,调研队乘坐K307到达永丰村。同样也是居委会和各家各户,其中有个女主人请一路奔波的队员吃西瓜,她也抽空为调研队完成了一份问卷。虽然风吹雨打,温度骤降,可是热情的大麻居民却给了调研队不少温暖。
问卷不倦,崇福有福
第二站的问卷采集地是崇福镇。

阿姨已经是做奶奶的人了,与调研队说起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相关事情,了解的似乎也不少。她说,她知道这个大会是由于户外广告的宣传,由此看来户外广告的效果还是有的,并且挺重要,因为阿姨特意为了这个会议去了乌镇,旁听了很多会议内容。
除此之外,阿姨还非常配合地和调研队讨论,一方面是给与最真实的数据,另一方面也是反应民众的心声。作为桐乡当地的居民,以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为傲,也用自己的绵薄之力爱着这个城市。
不仅是阿姨,调研队采访的很多居民都想参与这个会议,却苦于没有途径。那大会的开放性应做怎样的调整,未来普通民众可以参与到哪种程度,是值得期待的。
行于远山,止于高桥
第三站调研队来到高桥镇。

如果说此时调研队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那就是“顺利”。挨家挨户没有少去,公家也是提供了很大的助力。农村信用合作社里的安保师傅、职员、用户都认真地为调研队完成问卷。居委会中的保安师傅、文员以及楼上的办公者也都抽空填写问卷,加快了调研队的进程。
小卖部老板认真地斟酌每一个问题,和大多数志愿者一样,用心勾选每一个答案。时不时还会和调研队队员讨论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的时间、希望开展的形式、增添的内容、市政府的支持举措等等。
因为顺利,这一天的问卷完成量是第一天的2.5倍;也因为顺利,原本比计划延迟的调研队还是及时回到了学校。
三天跑完三个镇的采样点,完成两百份问卷,听到近三百个声音,见到近五百张笑脸。也希望通过调研队这次的实地调查,可以在互联网推动世界的时候,让关注互联网发展的桐乡居民,有着更多参与互联网的机会。
文章作者:姚晶晶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