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采访抗战老兵,弘扬中国革命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今天将到采访的第六站——老兵金加秋。
金加秋老兵家在离市区较远的白鹤镇。实践团队队员们从天台客运中心乘大巴车前往白鹤镇。刚下大巴车,他们就被大路下村的风景吸引。大路下村位于一条繁华大道的下方,真是名副其实的村庄。整个村子被绿荫笼罩着,不时有阵阵凉风吹来,就像世外桃源一般的宁静祥和。
通过热心村民的指路,队员们来到了抗战老兵金加秋的家中。房子是以前的老宅,只见金加秋老兵从里屋走出来,精神矍铄,实在看不出已95岁的高龄。老人热情地领着队员们进屋。一进屋他们就看见满墙的照片,有个人照和全家福,看得出老人是一个性情中人,特别重感情。

和以往采访的老兵不同,金加秋老人是一个医务兵。金老先生有四兄弟,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大哥、四弟也先后从军卫国,兄弟三人齐从军传为一时佳话。三兄弟在前线抗战,一个兄弟在后方奉献。大哥早已过世。二哥金家社如今已经101高寿,现在住在儿子家。
在抗日战争期间,金加秋老兵1941年参军,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六军六十七师野战医院。他参加过惨烈的衢州会战,历任护士,少尉司药,中卫司药。1944老人升任上尉军医。在金加秋老人的家里,靠窗的桌子上摆放着很多药瓶、针筒、医用药棉等药用品。虽然这些很多都已经积上了灰尘,铁质的瓶瓶罐罐都已经被厚厚的铁锈侵蚀,但那种庄严感依旧让队员们肃然起敬。当年就是用这些东西,老人挽救了无数战士的生命。
当年战场情况复杂,物资匮乏,金加秋老兵就是徒步用跑的方式跟着大部队一路辗转于浙江、江西、湖北、河南等地多次与日作战。敌人的飞机在上面轰炸,地上也在激烈地作战,不断有人中弹甚至被各种飞机残片的击中。老人就不停地为战友们取出子弹,包扎伤口,救死扶伤。
记得当初有志愿者来到金加秋老兵家中,老人为其中一个颈椎不大好的志愿者姐姐打了一阵的封闭针,据说效果不错。金加秋老人这辈子积了太多的善,老天或许也有所感念。老人虽然已经95岁的高龄,却依旧耳聪目明,最重要的是老人精神不错,心情也很畅快,这让队员们都感到很开心。
金加秋老兵院里有一棵橘树,枝叶茂盛,果实累累。这是经过岁月磨砺后生命的报答,很朴素,却又最珍贵。我们用拍立得为老人在橘树下拍了一张照片,老人和那棵橘树仿佛融合在了一起,成为生命的奇迹。这张照片我们送给了老人作为纪念。

生命就在于珍惜和感念。只有感念生命,你才会懂的生存的意义。这就是战争带给老兵们的感悟吧!因为见证过太多的死亡,所以分外懂得生存的不易。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