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累之际看阿米尔汗主演的印度电影《我的个神啊》,可以说是心灵的一次放松之旅。在电影前半段,伴随着印度奇妙的旋律,我带着亦如外星人PK初识这个世界的心境,像个新生儿好奇地窥探印度社会的种种。为何人类身着衣物,为何人类说话一词多义,为何车会莫名其妙地跳舞?PK在这地球原本只为考察未知领域却不料费尽心思学会语言交流换来的只是更多的误解,直至印度女孩嘉谷的出现。不得不说,我由衷的喜欢这个印度片里少有的短发女孩,她友善、勇敢、浪漫、执着于爱情,她魅蓝的大眼睛灵动清澈,与比利时的美景、印度德里的街头和美轮美奂的大小教堂相得益彰,令人沉静。

我很喜欢这种将悲剧弱化放在喜剧里诉说的电影,深入浅出。正如影片所表达的,PK对地球孩童般的认知,求知欲伴随着事实真相的挖掘会逐渐演练成头疼欲裂的矛盾。这让我想起第一次接触可观的宗教信仰题材源于电影《这个人来自地球》,整部电影用近乎荒诞的手法将一个痴迷于宗教信仰的群体的认知摧毁到分崩离析的地步,虽然早已不记得影片内容,却难以忘记其中一个老妇在自己毕生信仰的世界观即将崩塌之际,憔悴的面容上尽显难以置信、绝望、不甘、迷惘、自我否定等等溢于言表的情绪,整部电影观赏下来只觉晦涩难懂,无法开脱。有别于《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部影片巧妙地利用了喜剧轻松诙谐的方式,借用神棍塔帕斯的形象讽刺了商业化的宗教团体对无辜信徒残忍的欺骗与剥削。
人类对于神明有天生的敬畏之情,这一点恰恰体现在印度底层人民身上。当PK反复询问路人项链的下落时,所得到的回答均是“只有神知道”。这句口头禅在路人眼里只是敷衍的应付,在PK眼里就是事实,在我眼里,这就是敬畏之情潜移默化的具体形成。寻找“真神”的过程当中,PK遇到了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他在众神之中穿梭辗转,虔诚的祈祷神明能指引明路,像信徒一般参与投钱、礼拜、在地上翻滚、抽打身体等等宗教活动,但每次虔诚的付出换来的却是希望的落空,即使是这样遭受欺骗,他仍然天真的以为神明只是给了错误的号码,导致他无法接收信徒呼救的信号。PK虽然傻里傻气,但他用最简单纯粹的道理将神棍拉下了神坛,极大的讽刺了宗教“权威”,他们利用教条条规制约着可怜的信徒,殊不知他们对于信仰的最大亵渎在于将宗教的商业化,他们狡猾地利用人民对于神明的敬畏之情,疯狂地敛财、剥削,丑恶的嘴脸让人鄙夷。就是这样直戳要害的影片在受到无数鲜花与赞美的同时,自然也少不了臭鸡蛋的陪伴。这砸臭鸡蛋不是别人,恰是影片所讽刺的那群人。他们口诛笔伐,焚烧海报,捣毁影院,提交上诉,疯狂截杀,一切只因为他们觉得这部影片严重冒犯了宗教信仰。

为了不冒犯宗教,我特意查询了各大宗教的禁忌,其中有一个故事印象深刻,一个锡克教教徒Singh在国外读书时碰上一个受伤的小男孩,留了好多血,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摘下自己的头巾去包扎。锡克教徒都明白,严禁在公共场合摘下头巾是锡克教的教规,除非沐浴,头巾会伴随着他们死去。脱下头巾就意味着违背信仰,这对于一个虔诚的信徒而言就是羞耻,但是在生命面前,这就只是教条而已。我相信,这部影片真正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唤醒无辜的信徒,不要痴迷于虚伪的权威启蒙教育,重要的是忠于自己的信仰,友善的面对这个世界。
文章作者:14信管1班 孙菲菲 编辑者:程盟茹 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