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那些没能说出口的话

发布时间:2015-09-21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
九月九号,桐乡,浙江传媒学院。他或者她,稍显稚嫩,身旁的母亲用方言絮絮叨叨着生活琐事,身后的父亲埋头扛着行李。有些话,要么藏在齿后,要么等到临走时才说出口,还没来得及回味,就剩下了道别的悲伤。
“她比我想象的坚强”
迎新的那天,一对母女一直相互偎依着,像一对姐妹。
母女来自广东汕头,妈妈是名高中数学老师,请了3天假专为陪女儿来学校。母亲低头摸着女儿的头笑着说:“我家姑娘其实很粘人。”女儿则有些不开心的鼓着嘴忙着否定。母亲又抬头又说:“但是她比我想象的坚强!”眼神里充满了欣慰。
原来小姑娘高三时为了艺考一直在外面集训,父母都不在身边,每天一般只有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母亲一直觉得姑娘会打退堂鼓,但是即使生活条件再差,也从来没有听到孩子在自己面前抱怨过一次。有一次晚上女孩很晚才下课,她住的地方打不到车,就自己一个人徒步走了2个小时。母亲悄悄说,当时自己觉得女儿真的已经长大了,很坚强,会自己照顾好自己。虽然仍有些不放心女儿来这么远的地方,但还是微笑地相信女儿一个人在外会处理好身边的事。说完紧紧抱住了眼睛瞥向别处的女儿。
后来女儿偷偷地告诉记者:“其实我很多时候还是会惹妈妈生气,一直没好好和她道歉过,一直以来她都特别的辛苦。长大了自己会更体贴关心妈妈的。”

“记得一定要吃饱”
餐厅里,坐在前面的一家人,父母早已吃完,为坐在一边的儿子夹菜,碗里的菜堆成了山,儿子苦着一张脸,不知如何下口。
他们从四川来,妈妈总是嘟囔着不够辣,辣得不正宗,遗憾没有带家乡的辣椒酱。又转过头问儿子是否吃得惯。男孩腼腆地点着头。父亲一直说学校漂亮,环境很好,不停地拍着儿子肩膀,一脸自豪。而男孩不好意思的低头吃着馄饨,偶尔抬起头闲聊几句。母亲就在一边问,宝贝你吃饱了没有?男孩不停地点头,忙着收拾眼前的“山河”。当问到父母最想对孩子说什么时,母亲一把抱住了男孩:“妈妈已经很满意你考到这里,妈妈就希望你一定要自己吃得饱一点,一定要吃饱!”男孩羞得脸通红,推开妈妈说:“我当然知道啦!”父亲只是用一只大手摸着儿子的头,说着快让孩子吃饭吧。
不知道离别时妈妈会不会还是叮嘱男孩:“记得一定要吃饱!”

“女儿挺独立的,我们不会有太多的担心吧”
在宿舍楼下,一对父母的脚边放满了大包小包的行李,母亲满脸笑容的看着我们,“我们家女儿挺独立的,以前读初高中的时候哦,她也是寄宿,我们不担心什么呐……”。妈妈一直在这边接受我们的采访,而爸爸站在妈妈的旁边没有怎么说话,沉默的看着妈妈,不时的点着头。爸爸精瘦,黝黑,额头上皱纹很深,简单的格子衬衫,牛仔裤。一开始记者提到要采访时,爸爸就把妈妈推到了记者身边,说:“她妈妈会说,你们采访她就好。”自己默默的开始端详宿舍,看女儿有没有缺的东西再添置一下。采访完了之后我们走出宿舍楼,另外一位记者悄悄的地说“你刚刚看到了吗?她爸爸后来眼眶红红的,刚才转身走到阳台去了”。自始至终,这位爸爸从未正面面对过镜头,沉默到大家都忽略了他。或许,这就是父亲吧,埋得很深,泪水也流到了心里。妈妈的
一句“女儿挺独立的,我们不会有太多的担心吧”在爸爸那里,是更多的担心和不舍。

“剪开风筝线,愿你成雄鹰”
这是一位新生爸爸在给自己女儿信中的一句话,在女儿上大学的时候,爸爸将这封信发到了女儿的邮箱。里面满是做父亲的对孩子的疼爱,为孩子感到骄傲,交托自己不放心的地方,对孩子的希冀。女儿是15级文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新生,来自浙江温州。
新生报到这天凌晨5点,打算亲自送孩子来上学的戴爸爸就叫醒了还在熟睡中的女儿,开车来到了浙传桐乡校区。三个月以前高考成绩刚出来的时候,戴爸爸和孩子一起认真的根据成绩做出数据分析,分析每一个可能的学校和专业在未来的成绩走势和发展前景,最终选择了浙传。当问及对学校的感受时,她说,第一眼看到桐乡校区,觉得学校小了些,和网上看到的图片还是有些差距,但是热烈的气氛和美丽的校园还是让她兴奋不已,丝毫不影响快乐的心情。对于未来,她说父亲早就和自己探讨过,会按照爸爸的建议会选择把英语四六级证书、一些必要的资格证书、考研等等事情一步步完成,不会荒废大学四年的时光。就是这样一位严格的父亲,他将自己内心中的千言万语都以一封电子书信的形式发送到孩子邮箱,信中动容地中写道:“孩子,你要知道,我们愿意放你飞……”。一句话说出了每一位来送孩子家长的心声。

戴爸爸给孩子的信部分:
“我曾经说过,你是父母手里的风筝,我们总想放你飞,飞的越高越好。越高,父母就越有成就感,越远,我们会更加自豪。但是同时,父母又总想拽着那根线,不想你挣脱束缚。既是为了通过那根线的紧度感觉你的生活,感觉你的喜怒哀乐,也是怕你一旦挣脱那个线就会直栽而下,摔个鼻青脸肿,摔个七零八落。而你作为那个风筝,首先总是羞羞答答的不愿飞翔,一旦乘风而上你就想遨游九天,想飞的更远、更高,想与雄鹰为伴,鲲鹏同乐。这个时候那根线可能就是你的累赘,就是你的束缚。孩子,你要知道,我们愿意让你飞,但是我们希望你有像雄鹰一样一双锐利的眼睛,看穿世界的善恶:练就一双雄鹰一样强壮的翅膀,搏击时代的风浪。否则,你在天空中飞翔,父母却在大地上挂念。”

离别总是短促的,总是上一秒你还挽着父母的胳臂下一秒就看不到他们的背影了,我们能做的,只有记录,只有时常回头看看背后注视着自己的双亲,或沉默,或热情,或严格,或宽容,终究爱我们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