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极权与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15-11-28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总习惯在看完一本书后上豆瓣看看大家对这本书的各式各样的见解。在《1984》这本书的评价中,有许多人说“这本书真的是在写中国和朝鲜吗?”“乔治·奥威尔写的不是‘1984’而是‘1949’吧?”但我想说写的是不是朝鲜我不知道,但一定不会是中国。

《1984》的世界被三个国家所瓜分——大洋国、东亚国和欧亚国。三个国家均实行高度的集权统治,所有人都身处于一个无时无处不被监视的状态,所有人都被他所处的国家的那个“老大哥”控制着,没有自由。所有人都不是为自己而活着,而是为了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主人公温斯特·史密斯是大洋国的一个外围党员,从事着篡改历史的工作,却厌恶这份工作。对自己身处的这个社会充满着怀疑。可即使是这样一个有独立思考的精神的人,在这样一个极权主义的社会环境下还是免不了走上被思想同化的命运,“真心”的爱上了“老大哥”。

《1984》是一部小说,走向极致后,生活中一定会有可以相对应的片段。但有相对应的片段并不就是书中的这个世界等同于现实。这也就是说,并不是社会主义就等于极权,并不是中国特色就等于1984.因为在读书之前就已经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暗暗地告诉自己书中的这个社会就是自己所身处的社会的缩影,所以才会在看书时发现书中所描绘的与现实中的存在许多巧合地相似。可这种相似并不代表着真正的相同。总是有那么多人带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见去看书,看待现在的中国。确实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那么完美,中国的社会主义没有建立在一个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上,但是是因为有了带着满满的成见的你们,才让中国有了越来越多带着成见的人。因为无知,为了生活却不得不虚伪,而使得中国社会变得有如此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里的乌托邦是极权主义的,极权主义是反人性的。那么社会主义呢?作为“靠想象和感情活着的东方人”的你们,了解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吗?不了解又凭什么说1984的极权写的就是中国呢?的确,社会主义下的中国同小说中的大洋国一样,只有一个执政党。可是,你也不能否认,至少在中国,还是允许那么多的民主党派的存在。至少中国三项基本政治制度中有一项叫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你更不能否认“一国两制”的存在就是说明中国的社会主义不等于小说中的极权政治的最好证明,因为在中国,甚至承认了另一种制度的存在。更何况若中国就是书中的那个大洋国,“老大哥”又怎会容许你们这些只敢在网络上披着马甲恣意批判的人去恣意批判呢?

当然,我也并不是说我们现在所身处的社会就是最好的,我也不是那个真心爱着“老大哥”的人。可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的现状应该要持有一种乐观态度,不要一味地去批判。我们的国家至今人会对人民封锁一些消息没有错,可是它没有篡改历史而是已经开始渐渐地正视历史。我们的国家现在的自由或许在你心中比不上一些甚至大多数西方国家,可总是因为有了束缚才有自由。更不要以为你所崇媚的美国就是真正的高度自由。他们的所谓的自由就是对本·拉登的加家人赶尽杀绝?本·拉登作为恐怖组织的头目是有罪没错,可他的后代门呢,那些还无知的孩子呢?灭门枪毙难道不是封建社会时期中国的株连之罪吗?

又或者换一个角度来看,《1984》影射的并不是某一个国家,而是这个世界上任意一个国家。每一个国家、每一种政治体制都可以找到大洋国的影子,再自由的国家都一定存在着专制的部分。所以又何必把自己局限在自己想象的笼子里。也可能《1984》不是一本单纯的政治讽喻小说,《1984》反映的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描写,是每个人心底的极权主义。是一次对人性、人的意识的形成及改造的探索,而小说主人公温斯特就是这个被观察的对象。从一开始对社会的怀疑与不信任到结尾他真正爱上老大哥,揭示了人内心的脆弱。

但不论如何我觉得,对这个世界我们真的无需太过于悲观,因为总会有像乔治·奥威尔一样的人会觉醒,会认清这个世界。

文章作者:邹萌 编辑者:黄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