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影评·手机】感恩雨季,收获阳光手机终究给予什么

发布时间:2015-06-15

来源单位: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在现代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谈起手机,人们总有很多想法附之而来。这部由冯小刚导演的作品《手机》,在手机开始盛行之际,给了观众许多深刻的阐述和思考。在这部影片中主要讲诉了主人公严守一与他的手机,围绕三个女人的故事,故事的起承转合表明了以手机为媒介虽能缩短人与人之间实际的距离,但手机带来的谎言又能在更深的程度上拉开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

影片开始,严守一骑着自行车载着嫂子去打电话,那是中国刚引进电话的时代,人们连夜排着队为的是等待倾听来自远方亲人的回话。严守一打通电话,画面切到电话的那一头,矿上矿工们光着膀子壮观的工作场景,配上“牛三斤你媳妇问你何时归”的伴唱,使该片段在颇具幽默的基础上又不失温暖的感觉。然而在影片的最后又回到了这样的场景。这便是影片的一大特色——“呼应”得当。纵观影片,多次前后呼应,使情节相互贯通,增加了故事情节的联系性。在严守一少年时期,说到他有四大变化,这对他之后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推动了故事的发展。随后,在影片接近结尾时,又再次提到新的四大变化,这也为之后的情节做了铺垫。在这“呼应”的过程中,影片应用了反时空穿插的技巧,透过手机屏幕从过去来到了现在,又从现在回到了过去。在这些变化中,影片的主题也逐渐突显出来。严守一,原来那位事业有成的知名主持人,因为借着手机藏着秘密说着谎,不仅失去了三个女人的信任,错过了见奶奶最后一面的机会,断了与朋友的联系,甚至还没有了工作。这就像这场景的变化,严守一的一切都回到了原点,回到了最初打电话的瞬间,所有都像梦境一般忽闪而过,不留痕迹地。

影片多用跟镜头和推镜头。例,严守一将手机放在家里给沈雪检查,当沈雪离开家门后,手机响了。这时镜头穿过一扇扇门,一点一点地跟近,由远及近,画面里次要的部分逐渐被推移到画面之外,手机这一主体逐渐放大,占满银幕。就这样伴着急凑的铃声,镜头深入直至给了手机一个特写。整个过程,突出了手机这一主体,营造了紧张的氛围,引起观众的高度注意及其好奇心。

正如影片片名所示,“手机”便是该影片的线索。不难发现,手机、手机铃声以及按手机的嘀嘀声几乎贯穿在了影片的始终。“手机”这一线索,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还升华了主题,使影片主题鲜明深刻。例举一个精彩的片段,电视台的成员在开会,每当费墨开始发言,便有一人手机响起,这时费墨的一句话立即再次点明并升华了主题,他说,手机这东西就是一手雷,里面有着许多不可告人的东西。他的这句话,难道反映的不是当今社会普遍的现象吗?有了手机这所谓的通讯设备,人们开始将内心的世界锁在这方方窄窄的金属里。然而主题不单只从这突显,严守一“有一说一”节目上的台词也多次与主题中所诉的说谎相呼应。这一系列技巧的应用,使整部影片主题突显得到位。

影片的结局,主人公几乎失去了他的所有,折射出我们所看到的社会。其实人心都是脆弱无助的,手机社会的到来,本应是方便大众,可是现在又变成什么了呢?冯小刚这部商业片,结合社会现象,以全社会作为观众,是一大突破。影片中实际并非运用大量的拍摄技巧,但也就是在那样简单的镜头、情节变换中,让观众对手机带来的影响做了一次深刻的思考。

文章作者:田易加 编辑者:黄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