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根羽毛》是一部被翻拍了7次的传奇影片,它改编于著名的英国文豪梅逊的1902年的同名小说,每次被搬上荧幕都会吸引一大批观众,而最新的2002年的这个版本也是受到了一致好评。

《四根羽毛》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19世纪末期的故事。在1884年,一个英国军官哈里在接到要团队出海前往苏丹与当地穆斯林作战的命令后因为恐惧害怕,临阵逃脱向团长递交离团申请,然后收到了在当时象征懦弱的三个朋友和未婚妻艾瑟妮送的四根白色羽毛。在内心的谴责和耻辱感中,哈里决定进行自我救赎,他随身带着那耻辱的四根羽毛,孤身一人横跨沙漠,流浪着到达前线,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经历了战争,受到了死亡的威胁,摆脱了原来的畏惧害怕,变得勇敢无畏,并开始了他的一系列冒险故事,还救出了自己身陷敌区的好朋友。
这部影片中充满着异国风情。摩洛哥沙漠的纯美壮阔,19世纪末英国贵族圈的典雅大气,这两个地点在影片中的交互切换,给人视觉极大的冲击力。影片一开始是营造出和谐的氛围,哈里和艾瑟妮在众人的祝愿声中订婚,但紧接着,当奔赴前线的命令传来,影片氛围逐渐变得低沉,在哈里收到白色羽毛后,影片就呈现出了沉重压抑的色调,就像哈里当时的心情。如果说前面那些都还只是开胃菜,那么后面的这些才是影片的重点。在奔赴战场的路上,哈里一路流浪,疲惫不堪,原来一起欢笑的朋友也在战争中变得成熟,沉默。最后,哈里去救崔屈的时候,两个人的绝望和差点的崩溃让影片的色调低到了极点,就在这个时候,影片的高潮出现,哈里和敌方看守者生死相搏的打戏将影片推向了情绪的至高点,那不是一场简单的打戏,这还是哈里最终克服了内心恐惧的自我救赎。最后画面一转,哈里和朋友们回到了家乡,战争之后看到的英国田园风光总是格外美丽,画面和氛围重归于温馨。《四根羽毛》不仅视觉上具有极大冲击性,它的镜头感也十分强烈。比如哈里内心痛苦时的绝望和后来终于摆脱了恐惧的开怀大笑,比如面临死亡时每个人的表情,有恐惧害怕,有勇敢无畏,比如未婚妻艾瑟妮刚开始对哈里的失望眼神和后来对哈里的抱歉。影片运用对比的方法将每个镜头处理的非常好。
在影片中,每个人的个性都十分鲜明,都被塑造的有血有肉,特别是哈里、杰克和奴隶部落的阿布。在朋友和未婚妻送给哈里代表懦弱的白色羽毛时,哈里的好友兼情敌杰克是唯一一个没有对哈里失望或嘲讽的人,他甚至还为了维护哈里和汤姆打起来,尽管哈里和杰克同时喜欢上艾瑟妮,但杰克只是献上真诚的祝福,在影片最后,杰克失明,艾瑟妮答应嫁给他,但他还是和艾瑟妮解除了婚约,因为艾瑟妮真正爱的不是他。哈里在奔赴战场时认识了黑人阿布,在我看来,阿布是影片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人,他竭尽全力用生命保护着哈里,也是哈里自我救赎时的启明灯。当哈里问他为什么要帮自己时,他说,他听从上帝的旨意,他数次救了哈里,哪怕差点丢掉自己的生命,在最后,哈里和阿布要分开了,哈里问他要去做什么,他说,听从上帝的旨意,在两个人相遇的整个过程中,哈里和阿布两个人都没有煽情的对对方说,你是我的朋友,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是最好的朋友。不得不说,2002年《四根羽毛》的演员们把《四根羽毛》的精髓生动的演绎了出来。
各种逆光背光的拍摄,各种千军万马夕阳黄沙的展现,在烈日炎炎的沙漠中,工程浩大的拍摄不仅意味着高技术,还意味着高付出。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大气古朴的异国风情,朋友之间几乎成为信仰的友谊,英雄一样的伟大救赎,还有真正的爱情,这些给观众们带来了深深的触动。在拍摄这部影片之前,有很多人对它持着怀疑的态度,因为要把这部影片拍活,必须要有拍摄长篇史诗的观念,所幸,导演谢卡卡普尔没有让等待的观众失望,他很好的诠释了影片的主题“耻辱与救赎,”很好的将影片拍的磅礴大气!
无论怎么说,2002年版本的《四根羽毛》体现了原著的意蕴,将生动的史诗故事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是一次十分伟大的成功。虽然它已经不是最新的影片,但它体现出的勇敢自赎却永远是当今时代所需要的!
文章作者:14编辑出版学 程盟茹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