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是拼尽一切的勇气,坦然前行的筹码,一去不回的青春。
这段时间忙了好久,终于有时间能静下来写点什么。可是一提笔,却发现有那种言不尽,书不明的感觉。转念一想,荒唐言也好,辛酸泪也罢,总得要有点向死而生的勇气。
“向死而生”这个词是林爷爷与夫人婚礼中说的,他说:“我相信否极泰来,经历过生与死的过场,所以向死而生这样的活法最真实,你说是吗,老婆子?”是啊,白云苍狗间,人的一辈子除了从生老到病死,那一桩哪一件不是闲事?
“向死而生”为了亲人
“以前是,父母在,儿女不远游。现在是,儿女在,父母不远游”整部影片对于老两口的比例还是很重的 。不服老的知识分子林爷爷,知书达理幽默可爱的林老太,携手度过了70多个春秋,养大了儿女又养大了孙子,逗趣打闹之间默契不置可否。主人公大牛(吴秀波饰)“意图”老两口的房产最后反被林老先生教化感悟,一句“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林”当头棒喝,老人家用智慧击败了浮躁的年轻人。
林老先生说:“去国怀乡,文正公(范仲淹)说的就是我们这一类人”林老爷年轻时携一家老少远渡重洋,去国怀乡,可心里那份游子的眷念之情始终存在,形影不离。试想我们,有的跨市,跨省甚至跨越大半个中国来求学,心中是否常牵怀家人?“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时代早已悄然离去,可心中对父母的告白何曾脱口?我原来一直偏执的认为,游子没有资格怀念家乡,只能不顾一切的向前奔慌,流水,家乡终会变成他乡。可我错了,那种“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期盼永远存在,那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乡愁永远随行。所以呀,游子的我们应当记得“此心安处是吾乡”切莫“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向死而生”的爱情
年轻,少不了偏执和激进,那些关于爱情的极端喜恶,“情不知所以,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的戏文如是而言,亦有“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的判词为证。可我觉得,无论是白头还是死生,都早已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木心先生的《从前慢》里说“从前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是啊,可惜我们生不逢时罢了。那么现在的我们该如何去面对感情呢,剧中的男女主人公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那就是向死而生的去活去爱去厮守。
张爱玲的文章被人认为是“以死写生”的代表,无论是多么欢快的故事都会有悲切的伏笔。其实,爱情何尝不是这样呢?拼尽一切的勇气去面对去坦然,只有这样紧张迫切的压力才能使双方互为羁绊和守护。你护我不受风雨,我渡你驶向彼岸。
电影名叫“不二情书”,剧里面说,信是千里之外的一双眼睛,他能看见你无论是邪恶的欲望还是罪恶的念头。而现在,远离书信时代的我们,就恰如影片所言,丢了一双如影随形的眼睛,多了自由放肆的念头。
年轻,就如剧中女主角焦娇(汤唯饰) 所言:“有人 去国怀乡,满目萧然。有人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而我两种都不是,我是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回”无奈而又悲壮。
可是少年啊,别怕,记得把“向死而生”的勇气装进满满的行囊,那是你坦然前行的最大筹码,相信它,它将带你去到那个叫青春的尽头……

文章作者:康铮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