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影评】观《匆匆那年》有感

发布时间:2015-02-23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或许每个人都一样,总有一些事是不能说的秘密,有些人一辈子只能放在心里。和大部分青春治愈系电影一样,《匆匆那年》就是默默展现一个从初恋的青涩到结局的不堪回首的故事。有的人会感同深受,而有的人则一笑而过。在自己青葱的岁月,有多苦涩亦或是一张白纸,也都是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有些回忆让自己伤痕累累,片段画面看似是种煎熬。方茴是陈寻一生的痛,这个可怜的女孩过于偏激的做法伤了自己也伤了爱她的陈寻。这个故事就是以插叙的方式,以几个人的回忆,停停顿顿地展现了几个人青涩的青春,但也不失以方茴和陈寻故事的主线。

我曾经为一个女孩放弃高考一道十三分的大题!喝醉的陈寻放声撕嚎,年少轻狂也正是形容这些。为了能和一个女孩考进同一个大学,宁可在高考这么重要的环节丢掉这么重要的十三分。在我的世界观看来觉对没有这个可能,说来可笑,其实是我没有遇到值得这样做的人,但是我宁可不遇到。

其实方茴和陈寻他们自己都应该知道等待他们的结局,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决定还是需要去试一试。在看电影时,我觉得其实他们并不合适,虽然双方都有好感,可是他们并没有多少共同语言。就像陈寻之前说的他只是觉得方茴很特别,一个不怎么说话的姑娘瞬间引起了陈寻的关注。那是一种神秘感。相互吸引,又渐渐有了距离。

陈寻为了方茴,在高考放弃了一道13分的大题如愿地进了同一个大学。原本以为可以永远在一起的他们却都被命运击败了,陈寻是个才华横溢的少年,在大学里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发现了和他一样富有才华的女孩——沈晓棠。对音乐同样怀着赤子之心的他们就这样相互吸引了,相比之下方茴的态度也改变了陈寻的看法,这个小女孩对他的态度是表面看起来无所谓,但是内心在乎的要死。这种极为幼稚的想法拉开了两个人之间心的距离。最后陈寻时不时的去找沈哓棠,两个人在地下人行道弹这着吉他创作着音乐,十分快乐。陈寻曾说过,方茴是他可以归去的一个巢,而沈哓棠是他可以展翅高飞的一个天空。

初恋的感觉就是这样即好奇又充满期待,.我们总是在开始时毫无所谓,在结束时痛彻心非,而自己在之后都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再一次受伤。人是一种十分脆弱的生物,一次次受伤,发现自己期待的东西越来越少,知道遇到对的人是,发现已经将美好的东西浪费的所剩无几了,已经拿不出最美好的东西去对待他了。又是悔又是恨,但是已经改变不了了。

感情有很多种,对一个人好不一定要和这个人在一起,因为你知道他最宝贵的是什么,你就是希望他幸福,哪怕他的幸福里没有你的位置。赵烨对林嘉茉,林嘉茉对苏凯,乔燃对方茴,都是这样的存在。 都是默默的只希望对方好,不计后果。赵烨一直给林嘉茉买牛奶,林嘉茉一直把一元的纸币积攒下来,为了给苏凯一个惊喜。乔燃一直默默地注视的方茴,只要她一个微笑就足以满足。或多或少有些人心里会有这么一个人,你不想戳破你们之间的关系,只要把他放在心里就足以。不管他有没有和你在一起,你只要看着他幸福就好。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喜欢,已经是一种爱,义无反顾的爱。我以前一直以为爱一个人是想尽办法和他在一起,好好照顾他,但现在想了想,正真的爱是不求回报,哪怕他心里一直没有你。

陈寻31岁还没有结婚对象,孤身一人来参加朋友赵烨的婚礼,想必是有故事的人。当年对方茴的诺言是否还记在心里。所有男孩子在发誓的时候都是真的觉得自己一定不会违背承诺,而在反悔的时候也都是真的觉得自己不能做到,所以誓言这种东西无法衡量坚贞,也不能判断对错,它只能证明,在说出来的那一刻,彼此曾经真诚过。或许对于一张白纸的人来说,或许会羡慕那些满是故事的人。但他们为什么没有想到有的人宁可不要那些不堪回首的回忆,心里布满了凌乱的伤,有的甚至对爱情失去信心。有时候付出和回报不一定成正比,起初你会心甘情愿地去付出,往往你到后来收回不了所有还葬送了自己,所以不要陷得太深。

每个人在回忆起青春,回忆起匆匆那年,都会想起一些人,即便受过再多伤,经历再多事,有些人都是不会变的。无论在何时何地在干什么,在面对谁,一想起他们浑身都会充满神奇的力量。那种苦涩慢慢的晕染开来,也是一种风景,放下便好。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桐乡分社 顾家慧 编辑者:黄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