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猛虎藏心——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感

发布时间:2014-06-18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前些天晚上看了柴静对李安的一个专访《心中的卧虎》,除了本身对题材的吸引外,李安拍摄电影最初的动机,电影的不易操作性都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对主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对于李安怎么对老虎这个形象是否真是存在的情节安排,是促使我想看这部电影的最大动力。

影片的片头播放着印度风情的曲子,悠闲的动物,美好的自然风光,很难想象印度也有这样的景色,我已经忘记派的出场及他是怎么和那位听他讲完故事的作家是怎么进入主题的,唯一给我留下印象的是派是个素食主义者,一个在吃饭前会做祷告的信徒,他相信上帝的存在,虔诚而又谦卑。他告诉作家自己名字的由来,小的时候是怎么归属三个宗教,“信仰就像一座房屋,可以有很多楼层、很多房间。”而派的父母与传统的印度人不同,他们更相信科学。派的父亲,从小患过小儿麻痹症,拯救他的不是神而是西方科学,很多时候会表现得更为现实主义,他告诉派不要过于相信上帝,以残酷的方式告诉年幼的派,人与动物,是不同的。

终于到了那天,派告别了心爱的姑娘,踏上了那艘造成了后来一切的大船,举家前往加拿大,在船上遭遇了蛮不讲理的厨师和随喜的佛教徒,当父亲和厨师发生冲突,父亲在给动物们喂食大量的药物以镇定它们的时候,派才发现,父亲比自己更不情愿离开原来的地方,这让他对父亲,多了一份理解。暴风雨肆虐的夜里,只有派如此兴奋,他试图劝哥哥拉维和自己去观看船舱外的景色,遭到拒绝后自己毅然独自前往,穿着睡衣,当他打开舱门时候大雨扑面而来,他并不是像常人一样退回,他表现得比暴风雨更加兴奋,他跌跌撞撞地走在幌动的船上,大声像大自然倾诉自己的仰慕之情,赞美于它臣服于它,直到他听到警告声再急忙回去解救自己的父母和兄弟的时候,发现船舱已被淹没,哭嚷中,随着摔断腿的斑马和暴躁的鬣狗一起在救身船上摔向了大海,加上不慎被自己救上来的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一起展开了这段旅程,海天一色如同巨大的黑洞能把任何东西吞没,行程的开始满是艰巨,第二天早上派在船屁股上醒来发现大猩猩橙子在一堆香蕉上漂浮而来也顺利登上了船,橙子的到来给了派喜悦,但是很快被那只暴躁的鬣狗所伤害,鬣狗咬死了斑马,杀死了橙子,最终,被派愤怒地挥舞着斧头的时候,被理查德抢先一步杀死。

片子的末尾,派向作家讲述了另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他和他的妈妈,摔断腿的随喜的佛教徒和暴躁的厨师,那个故事是讲给不相信他第一个故事经历的人讲的。在原著中,老虎的确是派臆想出来的角色,是主人公活那么久的动力,而怎么安排这个结局,也给李安出了很大的难题,而最终李安的选择介于了两者之间,他没有让派直接告诉作家哪个才是真的,而是问作家,觉得哪个故事更加精彩,把结局留给观众遵从自己的信仰价值做评论,聪明的作家也明白,鬣狗代表厨师,斑马代表佛教徒,猩猩是指派的母亲,而那只孟加拉猛虎,就是派自己,虽然作家是个无神论者,但他还是说自己更喜欢第一个故事,那个更加精彩。派告诉作家,你是相信上帝的。

不难看出,也许真的没有老虎,那只是存在在派内心的信仰和勇敢,是派臆想出来的伙伴。起初,派对老虎的抗拒,大概就是对环境的抗拒,十几岁的少年,举目无亲,又要与这样的环境做斗争,这一切都来得太快,如果没有强大的信仰支撑,自己怎么熬的过去。

当派终于有机会杀死理查德的时候,他拿着斧子的手最终还是没有挥下去,他看着老虎可怜的眼神问自己:我这是在做什么?他意识到,没有老虎自己活不下去,他把理查德救了上来,给他捕食,之前的为虎捕食是出于保护自己,而在这之后的为虎捕食,完全是为了拯救自己(第一次猎到大鱼时候,面对着被自己砸死的鱼他失声痛哭,然后把鱼丢给了理查德,第二次抓到大鱼,他勇敢和理查德搏斗,得到了大鱼,生吃了它。)我想,真实的情况也许是派在那时侯有了轻生的想法,但还是被自己内心强大的信仰给制止了,求生的欲望也越加的强烈,此后的派,从之前对老虎的妥协退让避开,逐渐变成了对老虎的驯服,他开始能和理查德同时安然地呆在船上了。也许,派在那时候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心理防线,他开始学会调整自己的内心。

一次,派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浮岛,自己得到了果腹,在清澈的淡水中游玩,理查德也得以饱餐,也许派的确考虑在此浮岛上长住,但是,它无意之中发现了这个岛是食人岛,最终,派还是在第二天就带着理查德离开了这儿,派把这个当作神的旨意。

又是一个狂风暴雨肆虐的夜里,派一如当初一样兴奋地向大自然发出赞美,却让他差点失去了他的亲人理查德,那时候他的心理防线全然崩溃,他完完全全地投降,告诉上帝如果这是宿命自己不会再反抗,他抱着理查德沉浸在痛苦中,第二天船靠近了墨西哥大陆,派使出吃奶的劲儿将船推向了岸,派趴在沙滩上一动不动,看着理查德头也不回地走进了森林,几个小时后,派被人救起,开始哭泣。他说,他并不全因为终于被获救而哭,他哭的是理查德最终没有没有回头看自己一眼,大概是经过那一遭后,也许自己再也不会那么勇敢。那份勇敢,一去不回。

又说到了李安对老虎这一形象的最后安排,李安自己在接受采访时也说道,这是整部戏情节安排上最难的地方,而李安最终还是把这个选择留给了观众,全剧立足信仰展开,也许这部戏就像是一次信仰的洗礼,如果你心里存在着老虎,你相信它是否真是存在。

文章作者:陈烁 图片作者:来自网络 编辑者: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