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百鸟朝凤

发布时间:2016-11-11

来源单位:媒体工程学院

看电影,看的是一种情怀。

在现在这个时代,像《百鸟朝凤》这样以农村,以文化为题材的电影已经不多了,所以,《百鸟朝凤》显得尤其珍贵。它平静地诉说着一个平凡的故事,朴实无华,却催人泪下。

黄土地上是一片朴素的柔情,当镜头缓缓地推开西北的山水时,叹息随着昔日辉煌的没落轻轻地呻吟,仿佛一位沧桑的老人眺望着黄河水,将当年的故事娓娓道来,一面说,一面用粗糙的手背擦去浑浊的泪。

【生活】

没有华贵的服装,没有酷炫的特效,没有精致的妆容。一切看起来是多么自然,黄土高原农民们的朴实粗犷在镜头上缓缓地呈现,黝黑的脸庞,粗糙的大手,不卑不亢,一腔热血豪情。

唢呐的故事就这样发生了。昼夜更替,四季轮回,清脆悦耳的唢呐声穿透层层叠叠交融的历史,撰写了从辉煌到没落的催泪篇章。绕梁三日终究化作低吟浅唱。小小的唢呐啊,曾经是西北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寿诞婚礼,唢呐为其祝福;白事葬礼,唢呐为其送行,唢呐匠坐在太师椅上,接受人们的行师礼,接受子子孙孙的跪拜。可如今,“匠人”成了卑微的名词。生活还在继续,可无奈的是,黄沙一卷,把唢呐埋在了地底,也把世世代代唢呐匠的心愿与坚守也埋在了地底。

【传承】

整部电影像一杯浓度不高的酒,好喝不浓烈,慢慢地,慢慢地,令人半醉。

犹记得天鸣被父亲逼着拜师学唢呐时迷茫的表情,也记得他一个人拿着半截芦苇在湖边吸水的场景。那时心里头涌出对这个孩子的心疼与对他未知前途的担忧。但那段时光又是温馨和快乐的。两个孩子在田野上练唢呐,与师父用唢呐学鸟叫相互呼应,唢呐声与鸟语,与花香,与西北的黄土地融为一体,融入每一个人的生命中。当焦三爷当着全镇人们的面把吹百鸟朝凤的唢呐交给天鸣,把他定为接班人的时候,他的那滴眼泪也滴进了每一个观众心里。在百鸟朝凤的唢呐声中,天鸣从少年长成了青年,焦家班变成了游家班,他带着对师父的誓言,扛起了唢呐传承的重任。

【坚守】

洋音乐来势汹汹,崇洋媚外的国人渐渐把唢呐遗忘。焦家班的师兄挑起行李准备远走他方,蓝玉也带着秀芝到城里打工,只有天鸣依旧坚守着对师父的承诺,对唢呐的承诺。“唢呐离口不离手”,师父的教诲犹在耳边,可是眼下却大雾一片。唢呐声停了,定格在画面之上的是袭碾过的滚滚红尘,如同唢呐曾经吹响的阵阵伤恸。气派十足的焦三爷终究还是含着一口鲜血吹完了《百鸟朝凤》,临终前把牛卖了,把钱用来给天鸣添置一套新唢呐。最后,在焦三爷的坟前,天鸣一个人,吹着那首《百鸟朝凤》。

【惋惜】

时移世易,非人力可为。

大城市的街头,唢呐匠人只能靠行乞为生,此时所有的悲惋早已缺堤崩溃,那几句琐碎的扼腕叹息,也被湮没在滚滚红尘之中。此一处风雨如晦,彼一方前路茫茫。唢呐只是万千文化、技艺的一种。今时今日,有多少像唢呐一样的老祖宗传下来的民间绝活已经消失于神州大地。那些说民间艺术上不了台面的人,你可知道,那是老一辈的艺术结晶,是中华民族之魂。

这一刻,《百鸟朝凤》已成绝响,街坊巷陌再无回音。但愿民间艺术之星光依旧缀满整个天幕,照亮神州大地。

文章作者:15信管2班 万小君 编辑者:黄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