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区开班仪式在桐乡校区教学楼115教室如约开始。
主讲老师何仁富以一个九十度的鞠躬和手语歌曲《怒放的生命》开启了这次开班仪式。
在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整体介绍中,何老师表示,未来将在教学理念、内容、学习、实践、教学、考核、拓展等七个方面实行改革。他告诉大家,会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强调人与自身,他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德化”日常行为,将《弟子规》引入教学;将课堂教学“性情化”,通过手语歌曲,体验活动等形式,以生命影响生命,以生命感动生命;通过教材篇章与教学主题的对比,坚持开展“思化”自主学习,强调大学生生命不该被命令而应该被思考;在教学,考核,考试中落实“新三好学生”——和自己好,别人好,地球好。他还带着全班同学共同宣誓诵读课程规约。
随后,教务处副处长蔡罕蔡处长发表讲话。他说:“大学,就是大大的自学。”课程改革,应从“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非灌输概念,即思与做的“知行合一”新模式。
学生代表12级汉文1班班长表示,她期待这种转变,希望可以在课堂中探索自己生命的意义。
开班仪式在何老师一贯的九十度鞠躬和同学们的掌声中结束。在接受采访时,何仁富老师表示,之所以想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主要是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和生命的探究。他谈起自己出国看到中国大学留学生仍停留在中学模式,觉得自主动脑非常重要。当记者问及对于第一批“试验”学生有什么期望时,他笑笑说:“只要认认真真,只要去做,做好做坏是次要。”他还表示,今后《思修》课程将逐渐进行全面的推广,并保留各个老师的特色。(先锋通讯社桐乡 记者 文/蔡蓉蓉 责编赵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