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育才

**已发过“走红小队”闯义乌 研究红色旅游纪念品

发布时间:2012-09-05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红色旅游”越来越成为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增加阅历的一项旅游活动。随着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兴起,红色旅游纪念品也跟着热销,甚至许多买家高价买入以收藏。红色旅游纪念品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和功能,但由于红色旅游兴起时间并不长,相关配套设施及相关产业的开发在市场上仍存在不足,导致纪念品种类单一、价格两极化等问题,有些甚至并没有起到其特有的教育和宣传作用。
  来自11新闻班的孔睿和谢秋云两个女生喜爱旅游,并且喜爱在当地购买旅游纪念品作为收藏和馈赠亲友。同时,作为预备党员,两人便萌生了考察红色旅游纪念品的发展现状的念头,于是积极组织了志同道合的同学成立暑期实践团队,并邀请了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章洁作为指导老师、10新闻班的赵诗逸作为队长。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6月28日,这支取名为“走红小队”的队伍就集合在A楼的一间教室开会。队员们通过互联网查阅资料,了解了红色旅游及红色旅游纪念品等名词的一些概念,获取红色旅游景点分布状况和红色旅游纪念品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队员们对红色旅游纪念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红色旅游纪念品根于红色旅游景区,用来承载深厚的红色内涵和革命历史教育意义。作为一种具备特殊意义的商品,红色旅游纪念品是红色旅游经济体系中一项不可分割的部分,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队员们还激烈讨论了前往义乌小商品市场进行实地考察的详细方案。
  6月29日,走红小队带着详细的行程安排,谨记“安全第一”的教训,正式踏上实践征途。队员们首先走进了中国小商品城工商分局和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访了相关负责人,了解了小商品城内的经营范围、商品布局,特别是红色旅游纪念品方面等概况。
  次日,队员们在小商品城一区市场部主任的带领下寻找了几家有关红色旅游纪念品的商铺。在走访过程中,实践队了解到红色旅游纪念品还存在一系列不足的地方:第一,在生产上并没有形成专门产业,目前仍是分散灵活地进行生产;第二,红色旅游纪念品市场中的知识产权侵权现象比较严重;第三,红色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以及设计仍然缺乏系统规范的管理系统,导致产品单一化,同质化现象严重,更难以将红色精神内涵注入纪念品中以起到教育作用。
  短短两天在义乌的实践让队员们意识到红色旅游纪念品产业化道路的艰难与坎坷,另外队员们也发现了把实践仅仅局限于义乌小商品城是不够的,本次的实践需要更进一步的对红色旅游纪念品市场进行调研。于是,队员们又用了2天时间拟定出了《关于红色旅游纪念品市场需求的调查问卷》,通过网上发布网络问卷与实地发放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暑期分散在各地的机会,灵活行动,开展问卷调查活动,回收了有效问卷400份。
  本次实践成果将用实践调研报告的形式展现。根据对调查结果的总结,对红色纪念品的经营商提出可行性建议。并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红色纪念品对于红色精神的弘扬,以及其在人们心中形成的价值观影响。(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