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育才

新闻畲族医药实践小分队领略畲族医药的独特魅力

发布时间:2011-09-08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2008年,浙江“畲族医药”项目被列入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月底,新闻与传播学院院畲族医药实践小分队前往畲族主要聚居地、我国唯一一个畲族自治县——浙南丽水市所属景宁畲族自治县进行实地采访,切身了解畲族医药的历史传承、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真切感受到了我国民族医药大花园中畲族医药这一奇葩的独特魅力。


  畲族医药实践小分队一行7人于6月30号乘坐凌晨的火车,经过近12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目的地——景宁县。县城周围青山环绕,沿自上而下的鹤溪河而建。大家到达的时候,正是县城刚由宁静变为喧闹的时候,整座县城在蓝天白云、青山环抱下忙碌了起来,队员们的实践活动也由此开始。
  雷建光是雷氏家族五代单传的畲药专门人士,从咸丰三年玄祖父雷仁祥便开始研究畲药。而今,100多年过去了,在雷氏家族里面,畲药传承下来并不断地发展壮大。雷建光医师是唯一一个畲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目前在畲药体系里,大约有1300多种常用药。


   畲药传承面临许许多多困难,影响着畲族传统医药的发展。首先,在畲族懂得医术的老一辈畲医中,有文化、系统地学习过药理的人却不多,大多数畲医都是乡间的普通群众,在家族或是师傅的教授下学习和积累经验。这样的老医生对于畲医的传承和发展所能贡献的力量实属微弱。这群人缺乏真正踏实有效的研究,在药理方面难有较高的创新性。其次,畲药有许多专有名称,无法用汉语表达,并且有些药材与中药的药材有同名不同药、同药不同名的问题存在,如此一来只能由当地的畲族医生自己配置药房,对于畲药在全国的推广有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这种状况还使畲药的传承出现偏差、遗漏或是错误。第三,畲医药主要医治骨伤,而在采访中也听到了当地人们对于西医治疗骨伤的肯定。西医用手术的方法治疗骨伤较为安全快捷,年轻一辈人如今比较倾向此法,而不是请当地的老畲医用草药来医治。
  为了让畲药不断地传承下去,浙江省对于畲族医药的传承和保护的力度依然不减,例如在丽水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在采访中,雷医生讲述了近年来对于畲药的传承所进行的努力。比如:完善畲药展示馆的建设,在展示馆里陈列着300多味畲药;专门成立了公司来种植畲药;畲药百草园也有望在明年全部建成。雷医师很自豪地告诉大家,在骨科这一方面,去医院无非就是石膏固定住,再配点镇痛药之类的,治标不治本,而且最主要还是靠自身的修复。而畲药在这一领域可是大有所长,畲药有自制的外用药和中成药,治疗起来简单方便,效果非常好。


  在采访过程中,队员们在菜市场附近发现有许多上了年纪的老大伯,虽然他们现在只是收购和买卖畲族草药,但曾经都是亲自上山采药、专门为人治病的名副其实的畲族“土医生”。老伯们告诉大家,现在只有包凤村还有仅剩的几个人兼职采药。在他们的指引下,队员们顶着37度的炎热天气的考验,从景宁县城一路向上步行了十几里山路,走过了几个村庄,终于在正午的时候“爬到”包凤村。幸运的是,他们在山脚等到了一位采药的大叔,还受到了包凤村民的热情款待。山谷间,耳边不时回荡着村民们悠远的歌声。采药大叔一边采药一边给大家介绍所采之药的使用价值及使用方法。但是,当大叔说到这药的价格时,大家都楞了,满满一三轮车,大叔顶着烈日采上一天半天,最后还得拉到市场去卖,那么一车也就100块。畲族的劳动人民是淳朴的,畲药用最低的价格创造了极大的效用。


  景宁人的热情、淳朴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在上山采药的途中,队员们冒昧来到村长家,竟意外地受到了欢迎,当地阿姨捧上糕点、水果,还有景宁特有的惠明茶;实践过程中,有队员遗落了钱包在住宿宾馆的柜台,数个小时后找寻回去依然完好无损;饭席中大家还尝到了景宁特有的苦益菜,苦涩的味道让人不忘曾经吃过的苦,却再苦也是苦中带甜的;当大家从山上下来,有队员被蚊虫叮咬了很多包的时候,旅馆的阿姨也热心地提供药品,帮忙涂抹……诸如此类的事举不胜举,队员们接受着种种恩惠,也深深记下了每一次感动。
      “这些天在景宁的生活是辛苦的,却也是充实并且充满意义的。且不说我们对畲医、畲药有了多么深刻的认识,至少我们和这群畲乡的人民过了好几个日夜。这里人的实在,这里的人热心善良,都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感动;这里的山山水水,给我们带来满满的新鲜感。”——队员崔恒宇
       “在此次实践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一件大事,只要大家齐心合作,就会化为一件件小事,慢慢完成;每一件小事,如果不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如果各顾各的,再小的事也有完不成的时候。无论是前往景宁的途中,还是拜访畲医,或是上山采药,组员们都团结一致,目标明确,全心全意完成我们的实践任务。”(新闻与传播学院 俞天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