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熊少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07双播1班学生。浙江传媒学院第一届去美国肯恩大学的交换生,在美国学习生活1年。

在浙传的校园里,你不可能不知道他——风云学长,各类英语竞赛的佼佼者,新东方年轻的阅读老师,电台优秀的英文主播——熊少波。一个追求完美,努力奋斗着的阳光大男孩。
一、异国学习,充实生活。
记者:你好,请问你当初为什么想参加交换生呢?
熊少波:我觉得交换生项目算是学校给咱们的一个福利,有去澳洲、爱尔兰、美国等一些项目。我觉得这能给自己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提供很多经验,毕竟学的是播音和英语这一块,想给自己一些锻炼的机会。正好外事处给了咱们这个机会,想给自己增长见识。
记者:你是去的美国哪个学校呢?
熊少波:我去的是在新泽西的肯恩大学。离纽约很近。
记者:我们学校去了多少人呢?
熊少波:当时全校选拔了两个人,我是其中一个。
记者:你在美国主要是学些什么呢?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课程设置吧。
熊少波:我们的生活完全是和美国的学生生活融入在一起的。我学的是媒体和传播学这两方面,总共是修了5门课程。在美国的课程和中国的不同是,他们的课程时间完全可以是由自己来定的,同样一堂课由老师在不同的时段来开课。5门课程的时间相对还是比较宽松的。学校条件比较好的是图书馆,24小时开放,环境很好。在美国大学没有班级的概念,学校以学生个人为单位,想要参加老师的课程就可以随时去参加。专业是到大二后根据他的成绩来分的。像商科,法学这些要求都很高,大一大二的成绩不好的话,是不能选上的。
记者:你觉得美国学习的氛围跟国内有什么差别吗?
熊少波:美国学生和我们学生不同的是他们的学生90%都是半工半读的。比如Part time& Full time,全部时间投入在学习上的学生比例是很少很少的,除非是想考研究生之类的。他们的时间一周基本上有一半都是用在工作上。成绩是一方面,他们想的更多是毕业后工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记者:在外学习收获比较大的是什么呢?
熊少波:我觉得要分两方面看。在英语学习方面,国内要面对各种考试,我们更注重的可能是一些书面语言的积累。到美国后,给我的文化休克就是他们运用语言就跟我们运用中文一样是非常灵活的。比如原来老师教我们看电影会说Watch the movie。但是很多美国人说的却是See the movie,甚至有同学更夸张用的是Look at the movie。在我们的语法当中,这些可能是错误的,但其实在他们的日常用语当中确实是这样用的,这点在刚开始让我适应了一段时间,和我们学的是不一样的。我建议大家多看一些美剧,因为他们的用语是非常生活化的。虽然我原来也参加很多比赛,锻炼很多,但是到那边以后还是发现自己说话太书面化了,还是需要时间适应的。
还有就是在美国学习方面,不把时间过于放到课堂上,因为美国学生用在课堂上的时间也是非常少的。一般一周只有一天半的时间上课,其他时间都是自己在图书馆里,周末也出去玩玩。我当时作为第一批和肯恩大学的交换生,他们的领导对我们非常好,校长和副校长也和我们一起吃过饭。吃饭的时候,副校长说好像我们美国的老师太鼓励学生去玩了,觉得中国学生都特别刻苦。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美国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确实比我们强很多,的确是一边学习一边玩,成绩不是那么重要。美国大学生想要读研的比例很低,他们更强调的是一种工作能力。找工作不难,找到好工作很难。只有精英主义,才要些高学历。我们小组6个人,竟然有5个人都不知道GRE是什么。
记者:刚开始有没有什么很难适应的?
熊少波:在语言上就是他们刚开始会用很多俚语。比如在国内,我们见面一般用 How are you。其实他们是非常少用的,他们会用How are you doing recently。男生一般用Whats up man,而且他们男生见面还会有一个先击掌再击拳的动作。表示友好,方式也不同。
生活上面的最大的不适应应该是吃。刚开始你吃些速食食品觉得很不错,第一个月还能接受,时间越久就越不能适应了,你真的会腻会烦。要跑到亚洲人开的店里去吃一些中国菜才能合我们的胃口。交换生的好处就是我们的学费、餐费、住宿费都是被免掉的,可以免掉12万左右。我们有同学带了萝卜干,一个月以后大家看到萝卜干眼睛都发绿了,当成美味,我们去了很远的中国超市买了电饭煲,每周五晚上聚餐一次。一回国以后就是觉得食物真是太美味了,在美国能吃的实在是太少了。
记者:你们的住宿环境怎么样呢?
熊少波:我们的寝室是套房。客厅、卫生间、电视、微波炉、冰箱都有。两个卧室,一个卧室住两个人,很多还有单人间。我正好分到和一个中国人一间,另一间是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所以文化交融特别多。很多同学在出国前都担心自己有口音啊,杭州英语,萧山英语之类的,其实有口音是很正常的,没有口音才不正常。美国本来就是一个移民国家,有口音是一个民族象征,不要为自己有口音而感到羞耻。
记者:下一轮出国交换生的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很多同学都非常关心考试的问题,能介绍一下吗?
熊少波:我记得06届选拔的时候用的是雅思的题目,去年考试是用的老托福的题目,面试上主要就是日常用语,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只要你具备这些能力,经过重重的考试,前7名的同学,就有机会能代表学校的形象去这些国家学习了。
二、学成归来,憧憬未来。
记者:回国后,你现在的定位是什么呢?
熊少波:之前在大二的时候就希望自己考GRE,去美国读研究生。但这次去了以后,自己马上读研的欲望没有那么强烈了,觉得工作经验还是很需要的。下半年时间想先把自己的论文弄好,可能会暂时留在新东方工作,然后出国读研。
记者:你对想出国交换的同学们有什么寄语吗?
熊少波: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项目。能被选为交换生是一份荣誉,是份难得的机遇,而且很多费用可以免掉。出国交换回国后对自己的发展来说就更有优势。(国际文化传播学院文:周冰茹)

(熊少波在美国肯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