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育才

“十界电影短片工作室第二届电影展映周”活动开幕

发布时间:2010-12-21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新闻网杭州12月20日电(记者陈佳锦) “学生电影填补了目前中国电影界上的空白,具有参与历史,创造历史的划时代意义。”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丰富大学生电影文化活力,促进电影文化交流,繁荣大学生原创电影创作,推动校园题材电影的发展,12月20日晚6点,十界电影短片工作室第二届电影展映周在图书馆报告厅拉开帷幕。指导老师陈淘宣布展映开幕并肯定了学生电影的意义和对原创电影的厚望。

首映礼短片是由08导演班同学所拍摄的纪录片《我的远征》。该片荣获第三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中国国际影响文化节暨国际高校影视作品展动态影像一等奖。摄影组一行八人历时13天,行程六千多公里,足迹踏遍滇西地区六个城市,沿着六十六年前远征军的反攻路线,走进历史,寻访老兵……
长达15分钟的作品主要通过一位90岁高龄的远征军老兵——许洪川的回顾,辅以历史的描述和作者的情感表达,影片最后附上美国著名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的一句经典名言“老兵不死,只是凋零”。半生戎马,半生飘零deep抗日英雄,早已不见了当年的英姿和锐气,只是一身干净的军装仍记录着当年金戈铁马的场面。从野人山到松山战役,老人的目光变得炯炯有神。“当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老人突然站起对我们行了标准的军礼,”短片导演崔远征会想起那一幕,很是感动,“其实这些老人他们的内心很孤单,他们希望更多的关心。这个军礼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对我们的倾听表示感谢。”当说到创作灵感的来源,崔远征一本正经的表示,希望体现当代人对那段历史的尊重,虽然人会死,战争会成为过去,但长留的精神会感染。我们需要延续和传承这种精神,进而从内心尊重自己,尊重现在的生活……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对摄影组的拍片经历表现出足够的兴趣。从与当事人的联系到纪录片的素材选择,从题目的设置到回访的计划,无所不有,据崔远征的回答,当时摄影组共采集了10多位老兵,年龄最大的有109岁,而由于参赛时间要求和资金的限制,所以最终只选取了最有戏的许洪川老人。其他的素材则将在第二期中有所展示,“更多对战争的反思,更多尖锐的话题”。在拍摄过程中他们也经历了泥石流,塌方等意外状况,“掌握资源太少是学生校外实践的最大软肋”。至于回访计划,“只要有机会我们也希望能进行更深入详细的后续来弥补遗憾”。

以学生原创短片放映交流为主旨,展现大学生独特的创新思维的电影展映,十界为广大学生电影爱好者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近电影,感受电影并自己创作电影,让我们的心随喜爱一起跳动。据主办方介绍,此次活动主要分为21日下午1点在A阶四的“校外社团原创电影展映”和22日晚18点A阶四的“浙江传媒学院学生原创电影短片展映”。而闭幕式将在23日晚18点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图/余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