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育才

美丽“社”彩,舞我“社”彩——我校第一届社团风采大赛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13-05-11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不到最后,你永远也不知道谁是最后的赢家!”
  濛濛细雨,掩饰不了青春的激情、片片乌云,遮挡不了青春的阳光。5月10日,我校第一届社团大赛在学生活动中心精彩呈现。与招新时“百团大战”一样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此次社团风采大赛,展现了各社团独特的色彩和独特的魅力。专业老师的细致点评,大众评审的公正评判,近乎疯狂的亲友团的呐喊助威,都定格在这个美好的夜晚。

“PK”大战枪声打响
  第一组是DIV音乐社VS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艺术团,DIY一曲“温柔”把现场的气氛暖了起来,而艺术团则选择为《冰河世纪》配音,把各位观众的思绪带回到童年。“DIY音乐社的主唱声音张力很不错。配音的同学性格和人物特征很符合,但是如果加入肢体语言会更好,同时要注意的是,人物之间的对话需要传播的距离和思考的过程。”评委如是评价到。最终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艺术团分团在这一回合取胜。
  第二组由于礼仪团的临时退赛,为纳兰之候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晋级机会,纳兰为观众带来了《黑执事》的表演,全场迎来了第一个高潮。随后,月雅戏曲社悠扬的戏曲又把现场的思绪带到另一个时代,在现在越来越浮华的空气里,这样的一群人,仍然执着的坚守着传统文化的精粹,在浮华里寻求一份宁静。主持人协会为大家带来了小品《大学小事》,在耳麦出问题的情况下,依然让观众享受到了大学的快乐,青春的快乐。


  接下来的对决是有MIDI音乐社和话剧社。由MIDI音乐社带来的一曲《希望人生》把音乐演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评委老师对其高度评价道:“贯穿古今,中西合璧的曲风给我们带来了震撼,形式很好。”但就其演奏效果而言,声响不惬意,仍需要很多努力。舞台上明暗交错,话剧团为我们带来了《戏梦人生》的表演,其兼容了曹禺先生三部知名的作品,即《原野》、《雷雨》、《日出》。演员们以极大的热情去演出,挑战经典,赢得了满堂彩。在本轮角逐中,MIDI音乐社胜出。


  隆隆的飞机声,思绪穿越80多年的历史,我们回到了1937年的南京。主持人协会一台《金陵记忆》唤醒了我们对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全场用肃静和掌声向我们的记忆致敬,向我们的民族致敬。珍逗社团在全场的欢呼声中完成了趣味的表演。二者都是原创作品,体现了我校社团同学的创新能力,情节真挚细腻。这一轮的对决是高票对高票,珍逗在这一环节险胜。


  校艺术团的流行音乐工作室和朗诵团参加了下一轮的PK。流行音乐工作社的《狮子座》加入了他们自己新鲜的血液,而朗诵团的《76秒》则讲述了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情感真挚,自然。最终,朗诵团在这一环节胜出。明暗交错的灯光下,云门舞社为我们带来了动感的舞蹈,轮滑社的精彩演出点燃了全场的另一个爆点,舞蹈充满生命的色彩,轮滑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最终,轮滑社以43票的高分晋级下一轮。“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优美的《青花瓷》和《王妃》由民乐团展现,别具中国特有的色彩,合唱团的合唱整齐划一,但是略显单调。最终民乐团也顺利晋级。

“PK”结果花落谁家
  复活赛中,主持人协会的《金陵记忆》和话剧团的《戏梦人生》双双复活,晋级决赛。比赛的最后是30秒的拉票环节,各位社团成员各显神通,拿出自己的绝活。其中,朗诵团在这一环节赢得了评委的40分满分。
  比赛接近了尾声,轮滑社、纳兰之候、主持人协会的《大学小事》收揽三等奖;朗诵团的《76秒》、主持人协会的《金陵记忆》、珍逗社团包揽二等奖;最终由极富中国古典韵味的民乐团摘得一等奖的荣誉。同时,民乐团和轮滑社还得到了“最具人气奖”,朗诵团获得了“最佳创意奖”。


  美丽“社”彩,舞我“社”彩,第一届社团风采大赛就此圆满落幕。“我们不要把它当做一场比赛,要把它当成一场挑战,当做展示每个社团风采的最好机会。” (先锋通讯社杭州 记者/刘丽婷 图/刘蕾 责编/张晓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