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以来,我校研究生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途径积极关注“两会”进程,并结合自身所学,畅谈感想、热议“两会”。
同学们表示,大家关心人大和政协开会,是因为在“两会”期间听到了许多真实声音,看到代表们提出了和国计民生有关的切实建议,其中“两会”对进一步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梦”在各方发言中频频出现,新领导层的发展构想、公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代表委员“实干兴邦”的呼声,构成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就业、社保、医改、楼市调控、社会管理、食品安全等,推出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全面推进尿毒症等八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仔细阅读政府工作报告,同学们发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不少更加具体的民生举措。报告关于这些举措虽然文字不多,但使民生部署更加具有操作性,老百姓将会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实惠。“两会”对民生的一系列安排给人以信心和力量,让大家有了新的期待,相信这些举措也必将使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传媒学院12级研究生陈波说:“作为学生我更加关注的是就业问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这两个字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这为我们就业也拓宽了道路。”
对于报告中提到的教育投入已达到GDP的4%,研究生们对未来中国教育事业与研究生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这次两会政府报告提到了房价、看病、入学、环境等这些百姓反映最强烈、最集中的热点,同学们纷纷表示,温总理的话语催人奋进,今后要将个人成才梦与伟大中国梦结合起来,勇敢肩负起当代青年的光荣使命,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同时,研究生们认为,今年的全国两会是“节简办会的典范”。本次全国两会是中央政治局改进工作作风规定出台后的首次盛会,整个会议的出行、会场布置、餐饮住宿等都彰显了“勤俭节约”理念,看不到铺张浪费。针对媒体报道有关“‘两会’期间,统一安排自助餐,不安排宴请,不安排酒水,不组织文艺演出和不发放纪念品”的信息,同学们也积极倡导和响应“光盘行动”,节俭开“两会”是响应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的精神,也是顺应民意的举措。
总之,研究生们普遍认为,今年的“两会”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两会”的胜利闭幕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的信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坚定了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决心。当然,对于在读的研究生们来说,最关心和关注的就是就业问题了,就业是学生赖以生存、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研究生们纷纷表示,他们将更加注意加强自身素质,锻炼自身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为祖国人民早日作贡献,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先锋通讯社记者 李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