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临沂救助站帮我照顾儿子一年多,我也没啥东西回报,一定会带着大家的祝福跟向飞好好生活……”苦寻智障儿子三年,机缘巧合,父子俩终在临沂团聚,27日,向兴全老人带着临沂的牵挂和祝福,终于和儿子向飞踏上了回家的路。
6月24日晚,央视大型公益寻人栏目《等着我》,播出了湖南人向兴全寻找儿子向飞的寻子经历。这则信息被我市救助站细心的工作人员发现,经确认,一年多以前被我市救助站救助的“向辉”就是向兴全要找的儿子“向飞”.终于,25日晚,父子俩在临沂团聚。
“昨晚,救助站给我们爷俩安排了一间房间,我们一夜没睡,儿子告诉我在这住得很好,还有了自己的好朋友,这点我信,儿子不会骗我。”27日上午,兴全老人办理完离站手续,准备带儿子回家。他说,儿子向飞没有了俩人刚见面时的拘谨,晚上爷俩在一起高兴地几乎没睡着觉。由于向飞有些智障,没能问出这三年他怎么过得,但每提到在临沂被救助的这一年多,向飞总是一脸高兴。“向飞,马上就回家了会不会想这里?”“会。”最后一次走在经常活动的长廊,向飞似乎也有了一丝不舍。
在与向兴全交谈中,老人也透露了自己的一个小遗憾,没有见到当时送向飞到市救助站的好心人。“没有这位好心人的发现,没有救助站的救助和悉心照顾,我或许还找不到儿子……”向兴全老人质朴的语言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父子团聚,离家的脚步也更近了。下午2:30许,与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一一道别后,向兴全老人带着儿子向飞踏上了回家的路。“谢谢临沂,谢谢……”声声道谢中,向兴全老人三年流浪寻儿经历的苦楚,也化为了丝丝笑容。
记者手记:让爱再多一点
三年了,向兴全老人终于与失踪的儿子团聚,并踏上回家路。“找到儿子,我这辈子就没有遗憾了,仅有的最后一个心愿,就是向帮助过我们父子俩的人说声‘谢谢'.”向兴全老人的一声“谢谢”,饱含了三年来收获的无数爱心。
苏州市民马红燕、俞菊、张秋萍是向兴全寻子流浪到苏州时,帮助过他的热心市民;浙江传媒学院老师凌霭如帮向兴全联系过8家媒体寻子,并先后给央视《等着我》栏目组打五次电话求助……而他们只是老人三年流浪寻子过程中的一员,就像老人说的,“还有很多很多,有的有名字,有的没有留下姓名。”
令人欣慰的是,老人寻儿终有结果。仅有三四岁儿童智商的向飞在临沂被救助,并在市救助站快乐地生活了一年多。也正因为工作人员时刻抱有帮受助者回家的爱心,才有了这次他们父子的重逢。
一场温情团圆的背后,是无数的爱汇集,才能有这次机缘巧合。社会上,有很多“向飞”找不到回家的路,也有很多“向兴全”舍家弃业寻找亲人。
那么,让爱再多一点,伤痛就会少一点;让爱再多一点,欢笑就会多一点;让爱再多一点,人心就会更温暖!

网址链接:http://linyi.iqilu.com/lygushi/2014/0628/2043885.shtml